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04期 10-15   出版日期:2022-07-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关于保障四川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与发展应对



  引言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在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要装中国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近年来,世纪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对粮食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使得粮食安全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川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也是我国人口大省,粮食安全之于全省 9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自2006年至今,四川省粮食生产已经连续14年保持增产丰收,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3527万吨,超过700亿斤,其维护西部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分量显著抬升。 目前 ,四川粮食安全除了面临人口增长、土地匮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旧有约束外,还需应对疫情常态化干扰和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由此决定了保障四川粮食安全的形势任务需因时而异、因境施策。

  一、四川粮食安全生产现状

  长期以来,四川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品种结构稳中向优调整,科技支撑粮食生产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

  (一)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单产水平趋于稳步提升

  自 2006年1月1日取消农业税以来,农业基础性地位稳步增强,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种粮积极性显著提升,整体上提高了粮食产量。2006—2020年,四川粮食产量从2893.4万吨增至3527万吨,增幅为21.9%,年增长率1.42%。其中,稻谷产量从1336.7万吨增至1475.33万吨,年增长率0.71%;玉米产量从553.1万吨增至1064.99万吨,年增长率4.79%;而基于四川粮食种植业比较优势,小麦种植规模及其产量减势明显。2006—2020年,四川传统三大粮食作物中,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增产贡献率分别为21.88%、-31.07%和80.79%,其中,玉米增产量及其增产贡献率最高,其原因在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消费快速上升,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粮,相应消费需求大幅提升。

  四川粮食单产水平处于平稳上升趋势,从 2006年的4434.6千克/公顷,增至2020年的5587.5千克/公顷,年增长率为1.66%。其中,稻谷单产水平从6526.0千克/公顷增至7905.02千克/公顷,年增长率为1.38%;小麦单产量从3455.1千克/公顷增至4134.24千克/公顷,年增长率为1.29%,玉米从4276.7千克/公顷升至5790千克/公顷,年增长率为2.19%。但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种植结构调整等影响,近年来四川粮食 产量 受到 影响 ,表明未来四川粮食增产将更多地依赖于单产的提升。

  (二)粮食数量总体安全,品种结构稳中向优调整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评判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2011年,四川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3.79千克,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线400千克/人。到2020年,四川人均粮食占有量升至421.4千克/人。从数量上来看,四川粮食生产总体上是处于安全水平的。另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来看,四川粮食品种结构在基本稳定中持续优化。其中,水稻播种面积较为稳定,稻谷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虽然趋于下降,但稳定在4成以上;玉米播种面积显著扩增,带动玉米产量比重逐年增加,现占据粮食产量的3成以上;与之对应的是,小麦播种面积及其产量比重均表现出较明显下滑趋势。与此同时,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    深入展开,自2007年起,四川薯类作物产量开始超过小麦产量,成为全省第三大粮食作物 [ 2 ] 。一定程度而言,四川粮食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是顺应居民膳食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全省粮食综合产能。

  (三)科技兴粮成效显著,粮食生产朝着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力量。四川高度重视农业研发与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对粮食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十三五”时期,四川科技兴粮成效显著,推广了一批优质、高产和抗逆新品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应用综合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末,四川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754万千瓦,相比2010年提升5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7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5%,有力支撑了全省粮食生产。科技助力粮食生产低碳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趋势也愈加鲜明,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二、四川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四川在粮食生产方面不仅存在一些全国性的共性问题,还具有自身的一些个性问题,导致新时期四川粮食安全问题更为复杂严峻。

  (一)整体视角:粮食大省地位持续走弱

  近年来,四川粮食总产量始终在 3400 - 3500万吨之间徘徊,尽管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3527.43万吨,时隔20年再次登上了700亿斤的台阶,但不难看出全省粮食持续增产压力明显增大。 相比于 2000年,2020年四川粮食产量在全国粮食主产区产量中的比重下跌了3.6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占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粮食单产水平也长期落后于粮食主产区平均水平,甚至跌至全国平均单产水平以下。相比于10年前,四川产粮大县数量减少了8个,超级产粮大县从5个减至没有。2020年四川人均粮食占有量421.4千克,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6.8千克,这已经是连续11年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中排名垫底,与其粮食大省的地位十分不相匹配。可见,四川粮食大省的地位并不稳固甚至岌岌可危,亟需增强忧患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