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8年01期 29-32   出版日期:2018-01-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中美两国粮食贸易特征及其竞争力分析


  一、中国与美国粮食贸易现状分析

  对“粮食”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尚有不同认识。本文采用国内通用的“粮食”口径,即包括谷物、薯类和豆类,参考中国海关协调编码制度(HS2007)的商品分类,把薯类(0701马铃薯、0714木薯、甘薯)、谷物(1001小麦、1002黑麦、1003大麦、1004燕麦、1005玉米、1006稻谷、1007高粱、1008其他谷物)和豆类(0713豆类、含豌豆、鹰嘴豆、绿豆等、1201大豆)共12种品目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出口国报告的数据为基准。[1] 总体上,中国——美国粮食贸易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美粮食贸易规模增长逐步放缓

  中国是美国第一大粮食出口市场, 2010到2012年,美国对中国的粮食出口发展很快,规模由117.30亿美元提高为172.84亿美元,增长了47%——35%;但自2014年起,美国对中国的粮食出口额出现大幅下降,2015年进口增长率为17%——35%。2012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粮食贸易规模达118亿美元,但2016年跌至0.68亿美元,其中2015年下滑最为迅猛,达-220%。中美粮食贸易逆差亦从2010年的11671亿美元扩大到2016的15223亿美元,其中2014年为最高峰,贸易逆差高达18345亿美元,2013—2016年随着美国出口增长趋缓,中美两国贸易逆差亦逐渐减少。[2]

  ( )中国常年处于贸易劣势地位

  就中美全部出口贸易而言, 2010—2016年,由美国到中国的粮食出口额占据了全部数额的约12%;由中国到美国的粮食出口额仅占全部份额的近0.02%,两者相差多达11%,所表现出的差距较大。

  (三)中美粮食贸易结构单一

  2016年,中国出口美国粮食以豆类(0713)为主,占中国粮食出口总额的45.55%;排名前三的还有大豆(1201)、薯类(0714),共占到98.72%。从美国出口至中国的粮食类型单一、结构不均衡,其中,大豆(1201)占据了我国粮食进口额的89.84%,排名前三的还有食用高粱(1007)、小麦(1001),占到粮食进口额的69%。[3]

  因此,当下中国与美国的粮食贸易逆差很大,且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但已有放缓趋势,进出口粮食种类不协调。唯有全面研究两国在贸易方式上的特点,针对不一样的粮食品种,使用特定的方式,才可能妥善处理以上问题。

  二、中美粮食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一)资源因素

  1.耕地资源

  粮食进出口活动的根基在粮食生产,也可说是农业生产,这种生产离不开土地,所以耕地的状况会对粮食贸易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我国总共有960万km2 的国土面积,美国同我国差别不大,也有983万km2 的国土面积,仅仅多出23万km2 ,然而就耕地资源来看,美国为160万km2 ,而我国仅有112万km2 ,较之前者少了30.32%。从人均耕地来看,美国为0.51 hm2 ,而我国是它的1/6,仅为0.08 hm2 ,全球人均耕地约0.2 hm2 ,亦为我国的247倍,因此,就人均这一意义而言,我国耕地严重匮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