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7年04期 12-16   出版日期:2017-07-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对新形势下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当前 国内粮食市场运行多重矛盾交织、新老问题叠加,部分粮食品种阶段性 过剩、 粮食流通服务和加工转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去库存”任务艰巨 、现行 收储制度需改革完善 、一些企业发展活力不足、优秀粮食人才缺乏 等等,充分说明我国粮食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粮食领域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发展 提质增效,构筑高层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理顺体制机制,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保障粮食市场供应有序、平稳健康发展,既是粮食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又是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根本任务。

(一)积极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国家实行托市收购政策保护了农民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造成了一些粮食品种生产过剩、价格扭曲、库存高企,财政不堪重负的问题。要认真总结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经验,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稻谷、小麦收储制度改革,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真正成为反映市场供求的“晴雨表”。要深入研究完善粮食收储政策,找到既能保障农户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又不至于使粮食价格扭曲的平衡点。要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收购,争取金融机构加大市场化收购粮食信贷支持力度,健全粮食运输协调机制,强化产销衔接,更好发挥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更好保障口粮绝对安全。

(二)加快推进粮食“去库存”。要认真制定落实粮食“去库存”的方案措施,合理确定销售计划、销售价格和销售方式。要加快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鼓励多元主体多收粮、农民多存粮,切实搞好粮食产后服务和农户小粮仓建设,努力减少政策性粮食库存量。要督促和指导承储企业、买方企业、批发市场等严格执行政策性粮食销售政策,确保销售粮食正常出库。对于设置出库障碍、额外收取费用、拍卖信息与实际不符、拒不执行交易规则等各种“出库难”,要进行严厉打击,切实加大依法治理力度。

(三)稳步推进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深化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地方粮食储备,优化储备布局和品种结构;创新管理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竞价中标等方式确定储备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承储地方储备粮。完善储备轮换管理办法和吞吐调节机制,实现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在数量、结构、布局和储存形态等方面有机衔接,加强中央和地方储备信息共享,强化国家对中央与地方储备的统筹调度。

(四)有力推进粮食执法监督和质量监管。要改革粮食市场监管方式,压实粮食经营主体责任,实行信用监督管理,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政策性粮食库存监管,严肃查处以陈顶新、“打白条”、轮换不及时空库坏粮、转圈轮换套取国家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质量会检和品质测报,落实好监测方案,切实履行原粮和政策性粮食质量监管责任,适时发布监测信息,着力推进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和超标粮食长效处置机制。要加强粮食流通执法和质量监管队伍建设,落实编制人员和监管经费,配备执法装备和仪器设备,维护好粮食流通秩序,确保粮食市场平稳健康。不能因为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把粮食监管能力改弱了,把粮食队伍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