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1年04期 7-15   出版日期:2021-07-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两个大局”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大方略(一)



  进入新时代,中国正面临着 “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融合交汇,构成了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大问题和发展总走向。它提供了我国统筹谋划农业粮食产业 发展 依据,包括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和战略重点。还要看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之巨变。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疫情还在凶猛肆虐之时,中国已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有效控制住疫情的蔓延。但是必须保持清醒,我国仍然面临着 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 的严峻形势。从认清所处的“时”与“势”出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质量效益提升;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把发展着力点转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轨道。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加大农业粮食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促进 需求侧 结构升级,统筹谋划粮食安全保障新方略,推动其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一、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大变局

  与 2007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面危机。迄今,新冠肺炎疫情一波又一波在全球大面积、大范围蔓延,包括全球七大经济体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沦陷”,造成巨大的生命健康与经济损失。国际上政界、学界与商界都有许多有识之士对全球经济 的现状及前景 作出 判断。 疫情 蔓延 进一步激化了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给世界社会经济政治带来了 大的 冲击, 能否迎接挑战、化解风险成为各国和 地区面临的“大考”。

  (一)新冠肺炎疫情促使西方经济普遍陷入衰退

  1 . 严酷的 疫情 导致世界、特别是西方经济普遍衰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不仅 严重威胁 各国人民 生命 安全 身体 健康 而且 对全球 生产和 需求 造成 全面的 冲击 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 进程 多家国际组织预测的结果表明,这次世界经济跌落可能是西方有史以来、在没有战争影响下出现的最严重的衰退。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全球经济 2020 年将下滑 6% ,欧元区将萎缩 9.1% ,美国将减低 7.3% ,在最坏的情况下将下降 8.5% 。又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日本经济将萎缩 6% ,在最坏的情况下将下降 7.3% 。德国多家经济研究所 公布的联合预测的结果显示, 2020 全年 经济下滑幅度约为 6% 。总之,经济学界几乎一致认为,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面经济危机,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大企业集中日益加剧,而大量中小型企业首当其中受到冲击 ,大量职工失业,大量人口将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地。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这次世界经济大衰退,导致全球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收入下滑,预计降幅将达 3.6%

  2 . 疫情 导致全球化发生逆行。与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相并行,经济全球化发生逆行。在疫情下,许多国家采取了限制国际贸易的措施。多国政府宣布,以某一行业对本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名进行保护。 2020 有不少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也表明,战后几十年形成的多边体系已基本走到终点。新冠肺炎危机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越来越多的经济领域——制药、医疗技术、食品、信息技术等。在这些领域,传统的 自给自足政策可能重登舞台。再加上美国疯狂的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跨境流动都会受到各种限制和阻碍。这就造成全球化逆行。与 2007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相比,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面严峻危机,将被作为严重公共医疗危机载入史册。

  (二)中国转 、开创经济新局面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危机中蕴含着机遇,变局中孕育着新局。疫情突然袭来之后,我国万众一心、沉着应对,不仅经受住了严峻的 大考 ,并且化风险危机为发展机遇,在变局中开创新格局,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迄今,我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理念 指引下,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主动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谋划大势,在变局中开创新局。

  1. 抗击疫情战略成果卓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性“大考”,我国用一个 时间便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 取得 了全国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在此基础上,我国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两手抓” “两手硬”决策,实施“六稳”和“六保”措施,实现了城镇就业 稳增 、失业率 下降 、劳动力市场活跃度 上升 ,有力促进了复工 ,国内捷报频传 各项经济指标由 ;复工稳健推进,外出农民工达 1.79 亿人 ;粮食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水稻、小麦丰产,自给率保持在100%,玉米自给率超过95% 农业科技进步率突破 60% ,粮食等农产品优质率显着提 初步核算 我国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 1 01 .6 经济总量 实现破百万 亿 大关 与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对照,我国取得了制胜新冠肺炎疫情的辉煌成果,显示出中国体制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力量。

  2 . 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在抗击和防控疫情的非常时期,我国创造出如此令人刮目相看的局面,其中新业态、新模式功不可没、其功甚大。适应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和保障公共安全的需要, 新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在全国兴起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网络医疗、网上消费、网上娱乐等互联网新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工作、教学与生活消费模式。特别要提出的是,“宅家”生活方式加速了相关行业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的集聚增长,成为抗击疫情冲击、促进“六稳”的新力量,也成为新零售 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促进网上零售和电子商务交易大幅增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增长的加速器 2020 年,全国网上零售总额达到 11 . 76 万多亿元,同比增长 10 .9 %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比重接近 1 /4

  3. 促进涌现新经济形态。疫情期间,人员隔离,直接接触的服务几乎停止,新经济形态应时而生 例如 无接触经济 应需要兴起。顾名思义, 无接触经济 就是 不接触的经济活动 。它的概念是 人与物接触,或人与人 无面对面接触 的远程交互而得名。其基本特点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源头,以 点对点消费 满足个性化需求,配送网络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效应。从产业逻辑看,它就是从通讯、互联网、人工智能到智能制造、共享经济,以及当今方兴未艾的数字经济产业,或者说是数字经济的特殊形态。

  4 . 物流市场规模扩大,促进流通业兴旺繁荣。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业的生命线,适应我国经济的腾飞而快速崛起、转型发展 2020 1-7 月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 149.7 万多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0.5% 。社会物流的总费用 8.0 万多亿元,同比下降 2.4% ,降幅比上半年收窄 1.6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流通业的兴旺、活跃与繁荣。

  放眼今日之中国,在世界上已率先控制住疫情,防控稳健,社会稳定,经济稳进,民生稳安,井然有序。辉煌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亿万人民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战胜灾害,苦干实干出来的 奇迹 。然而,在我国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成果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抗击疫情的斗争还将是漫长而艰巨的 。特别是要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的广大地区肆虐、给世界带来了严重挑战和风险,迫使一般资本的逻辑、市场的逻辑,不得不在一定时期让位于政治的逻辑。加之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以及各类摩擦、冲突和贸易战的加剧,迫使经济全球化逆行,大国之间博弈也日益剧烈化。这必然给我国农业粮食产业带来严重冲击。尽管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但必须正视短板,谋划后疫情时代的农业粮食安全的新对策和新方略。

  二、加强 道路自信 ,牢牢掌握国家粮食主权

  70 余载风雨兼程,特别是 40 多年探索新路、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探索开拓出 中国粮食道路 。这条道路经受住严峻洗礼和考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当前“两个大局 的交汇点上 ,尤其在国内国外新环境、新挑战下,重温与学习中国粮食改革开放的历史,便会认识它产生的客观必须和必然性,增强其道路自觉自信,促使人不忘初心,端正方向,坚守正道。

  (一) 中国粮食道路 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

  “树有根,水有源。”我国开创出具有本国特色的 粮食道路 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时代的必需。新中国成立 70 余载、特别是 40 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活动,为开创 中国粮食道路 开辟了时代渊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谋福祉,为开创 中国粮食道路 奠定了思想根源;亿万群众的积极参与 加强了 中国粮食道路 的动力泉源。这些重要的因素决定, 中国粮食道路 内涵丰富深邃:( 1 )坚持党的领导,引领“粮安”的正确方向;( 2 )建立完善制度,加强“粮安”的可靠保障;( 3 )创新发展战略,拓宽“粮安”的道路; 4 )稳增产能,筑牢“粮安”的根基; 5 )科技创新,增强“粮安”的动力; 6 )充足储备,强化“粮安”的基石; 7 )扩大开放,广辟“粮安”的资源; 这里还要再次强调,贯穿以上各项的一条红线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依靠全国人民群众坚持自力更生、以我为主,依靠国内。其实质就是:牢牢掌握我国粮食主动权,即紧紧把住粮食安全主权

  进入新时代,中国正面临着“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融合交汇,构成了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大问题和发展总走向。它提供了我国统筹谋划农业粮食产业 发展 依据,包括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和战略重点。还要看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之巨变。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疫情还在凶猛肆虐之时,中国已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有效控制住疫情的蔓延。但是必须保持清醒,我国仍然面临着 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 的严峻形势。从认清所处的“时”与“势”出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质量效益提升;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把发展着力点转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轨道。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下,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加大农业粮食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促进 需求侧 结构升级,统筹谋划粮食安全保障新方略,推动其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

  (二)坚守和发扬 中国粮食道路 是客观必须

  根植于本国广袤大地的 中国粮食道路 ,既具有广阔的现实舞台,又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具有强大的前进定力。这条正确的道路,引导我国粮食产业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从胜利走向胜利。面临“两个大局”的背景,更需要深刻认识坚持 中国粮食道路 的必要性,增强坚定走这条道路的自信自觉。

  1 . 这是完成崇高使命和政治责任的必须。初心如金,使命万钧。不忘初心,履行使命,是全党全国人民完成重大政治责任的头等大事。为此,必须加强 中国粮食道路 自觉自信。这条道路 是我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节节胜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乃至国家安全的广阔道路;也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端牢饭碗、奔向小康 乃至走上更美好生活的广阔道路;还是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全面合作、坚持“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乃至国际化的广阔道路。它源于改革实践,发扬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充分体现了初心和本心。 今天,增强 中国粮食道路 自觉自信,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为“三农”谋锦绣前程,实现 固农 之基, 兴粮 之本。

  2. 这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必须。决心如钢,定力坚强。由国情、农情和粮情决定,我国确立的20字”粮食安全新战略,内容全面,核心明确,精髓突出,意义深远。它体现了中国的决心和志气,确立了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原则、方针和方向。其中,“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方针;“确保产能”是方向;“适度进口”是原则;“科技支撑”是精髓。这一 战略 ,凝集了我国粮食产业经济改革和发展、探索和创新的结晶;体现了中国的智慧 、经验 ;也昭示出一个世界农业粮食大国的决心和雄心,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对于拥有 14 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巨大、消费不断升级的我国,必须掌握国家粮食主动权。基于此,坚定决心,发扬雄心,秉持恒心,加强 中国粮食道路 自觉自信。

  3 . 这是抵御各种风险的必须。信心是坚定的信念,也是坚强的力量。当前,突如其来的、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链带来消极影响和障碍。尤其是对粮食加工、物流中转、终端配送,以及餐饮和服务业等带来严重冲击。此外,还有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加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诱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忧虑。为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更需要提升农业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为此,更需要用全面、长远的战略眼光,弘扬以民为本、人民利益至上、为民谋福利的宗旨,坚持加强“中国粮食道路”自觉自信,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加粮食供给数量和质量;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和威力;促进新供应链的形成和拓宽;加强统筹和协同联动机制,严格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包括监控国外输入性的市场和生物风险,像疫病、虫害病毒传入等。

  4 . 这是确保 天下粮安的必须。无疑,我国已铸造出粮食安全的辉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已经端上了自己的“饭碗”,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然而,历史经验 告诉我们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必须始终把粮食安全置于 重中之重 的战略地位。从坚守 底线思维 红线意识 出发,决不可盲目乐观,放松粮食安全这根

  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 和消费将呈现 以下几个 提高 的态势:一是 全国民众对更美好生活需求的愿望 不断 提高 全国城乡人民食物结构持续改善,以 饲料粮生产的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量将不断提高 我国国土面积 尤其是耕地面积减少 土地 压力 增加 我国城镇化率 不断 提高 我国现代饲料工业及新兴工业将不断扩大,消耗的原料粮食 特别是饲料粮将不断提高 。基于上述 个提高 ,我国粮食刚性需求增长的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减弱,粮食供求 紧平衡 的态势将继续存在下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 丝毫不可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