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5年01期 12-16   出版日期:2025-01-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浅谈数字经济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作用与路径



  引言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 正深刻 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与组织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农业领域 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也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案。在此背景下 研究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粮食产业发展 深度融合 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 、数字经济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背景

  (一)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近年来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粮食产业中的应用逐渐普及。这些技术的工程化推广与应用 为粮食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有助于 实现粮食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 不断加快数字技术、生物技术、降耗技术和装备技术的成果转化 也提高了科技采纳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 进一步推动了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通过创新商业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等方式 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网上售粮、预约售粮等方式 可以减少人员聚集 保障粮食供应的连续性。在粮食安全领域,数字经济凭借其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能力,为实现对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全面监测与管理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水平。

  二 、数字经济对支持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民的收入。首先 数字经济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决策。通过应用物联网、遥感等技术手段 可以精准监测农田环境 包括土壤质量、气候条件、病虫害发生情况等 从而使 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和高效 。农民可以根据这些数据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作物生长的最佳种植方案 提高种植质量和产量 其次 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农民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精准控制。通过智能施肥、灌溉系统、无人机巡航等技术手段 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这些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 自动调节灌溉量、施肥量等 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与精准化 减少资源浪费 。再次 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自动化。通过智能农机具、农业机器人等设备 实现自动化播种、施肥、收割等作业 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增加粮食产量 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 数字经济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信息服务平台 农业从业者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获取 市场信息、农业技术等方面的 资讯 ,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选择作物品种、种植时间和种植方式 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二)促进粮食产销对接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在粮食产销对接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 有效 促进了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之间的衔接。首先 数字经济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 调整种植结构 提高粮食供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利用大数据技术 能够有效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预测未来的消费趋势和需求变化。这为粮食生产者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参考 有助于他们调整生产结构和品种选择 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数字经济催生了农产品电商的兴起 为粮食销售开辟了新渠道。电商平台可以帮助粮食生产者将产品销售到更广泛的地域 拓展市场空间。通过构建线上粮食交易平台 粮食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 减少中间环节 提高交易效率 降低交易成本。 电商平台还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销售方式 如预售、团购等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再次,数字经济催生了各种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市场信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 支持 [ 2 ] 。平台不仅可以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等服务,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产销双方提供精准匹配 促进粮食的顺畅流通 促进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 电子支付的普及使 粮食交易过程变得 简便快捷。通过线上支付平台 交易双方可以实现快速支付和结算 减少了现金交易的风险和不便 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此外 数字经济环境下 还可以构建粮食 价格监测与预警系统 实时监测粮食价格的波动情况 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当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 系统可以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防止粮食市场的过度波动和投机行为。

  (三)提高粮食质量

  数字经济在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 将有助于不断提升粮食的质量与安全 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粮食产品。这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信心 还可以促进粮食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通过对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全过程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不仅 可以 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还能为制定 具有 针对性的质量提升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字化手段 可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减少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提高粮食的品质。通过物联网设备,可以实现对粮食储存环境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控 确保粮食在储存过程中不发生霉变、虫害等问题 从而加强粮食的质量安全。其次 数字经济推动了粮食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通过构建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可以实现对粮食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和追溯 保障粮食质量安全。这也使得粮食生产的全过程更加透明、可控 有助于防范和应对粮食安全风险 保障粮食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数字平台了解粮食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全过程信息 增强消费者对粮食质量的信心。再次,数字经济加强了粮食市场的监管力度。通过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了对粮食市场的有效监管。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数字平台及时获取市场动态和质量安全信息 及时发现和查处 违法行为 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另外 数字经济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反馈渠道。通过数字平台 消费者可以获取到关于粮食质量安全的知识和信息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可以找到更便捷的途径识别优质粮食。同时 也可以通过平台反馈对粮食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为粮食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四)优化粮食供应链管理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数字化技术在粮食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提升粮食供应链的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首先 数字经济环境下 粮食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数据可以得到有效整合 包括农田生产数据、物流运输数据、仓储库存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 可以洞察供应链中的瓶颈和问题 为优化供应链提供依据。 其次 数字经济可以 提升粮食供应链的透明度。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 可以实现对粮食来源、生产过程、流通环节等信息的实时记录和追溯 帮助粮食供应链实现可视化、可追踪和可预测 从而优化粮食的采购、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 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从而提升粮食的保鲜度。利用智能仓储系统,可以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和智能管理 提高仓储的管理水平。数字经济下的粮食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得到优化 提高粮食供应链的透明度 这不仅可以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还可以减少粮食的损耗和浪费 提高粮食供应的效率和稳定性 确保粮食稳产保供。再次,数字经济还可以促进粮食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环境、资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可以优化粮食生产和流通方式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 可以减少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为农业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数字经济环境下 粮食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可以实现更加紧密的协作。通过信息共享和 协同工作 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增强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