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世界面临着
地区冲突、
极端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得
错综复杂。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不确定性风险加大。
据
农业农村部
数据
,
2
02
4
年
夏粮产量
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早稻产量563.5亿斤,保持稳定
。
我国粮食产量在连续
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但是
,国际粮食形势变化多端,
粮食需求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还会持续刚性增加。新形势下如何在粮食供给、粮食需求和粮食市场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国际层面
1.灾难性气候频发,全球粮食危机加剧。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频发重发,加剧了
全球
粮食危机。
自
20世纪中叶以来,全世界
200
余条主要河流中约有
1/3径流量明显
减少
,对粮食
生产
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导致粮食主要产区大面积减产
。
据
《
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
》
统计,
2022年,全球
58个国家和地区
约
2.58亿人遭受严重粮食危机影响,比2021年多了0.65亿人,全球粮食不安全风险进一步恶化。
2
.
粮源供应链不稳定,进口
来源集中单一。
国际市场上,粮食供应链
不稳定,地区动荡事件频繁发生,如俄乌战争逼近核灾难边缘,巴以冲突升级为中东战争,利比亚内战不断,苏丹战争一触即发等等,这些严峻的国际形势都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冲击
。
巴西、美国和阿根廷是
我国进口大豆的
主要进口国,其中巴西的进口量
占比高达
59.70%;
美国和乌克兰是
我国进口玉米
主要的两个
进口国,其中美国的进口量占比直接占比
72.1%
。
我国粮食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加,如果国际市场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将
威胁我国粮食体系价格和稳定性。
3
.国际粮食形势严峻,粮食治理问题突出。
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全球
经济生产率低下,缺乏全球
统一
治理机制。由于全球
粮食安全问题突出严重
,以及贸易政策对
粮食
临时收紧的趋势,使
得多个国家的
海外
粮食进口
受到威胁,进而
影响
到全球
粮食
供应链的稳定性。高水平粮食自给率和稳定的国内供应链
,
使得短期内我国粮食安全受影响较小
[2]
。
但
随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以及国际粮食供应链不稳定,这种影响也可能会逐渐显现,从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格局的稳定性
。
(二)国内层面
1.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粮食生产能力受阻。
一是水资源短缺,用水量分配不均。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工农业用水量迅速增加。据
2022年国家统计年鉴
,
2022
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7088.1亿
m?
,用水总量为
5998.2亿
m?
,人均用水
425
m?
,其中,农业用水
3781.3亿
m?
,占
63.0%,工业用水968.4亿
m?
,占用水总量
16.2%。
二是耕地资源趋紧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极端气候
等多种因素的挑战,这些因素对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
造
成了
较
大压力。
三是粮食生产设施建设滞后,
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不高。低产田依旧占到耕
地面积的
22%。2023年以来,全国农作物累计受灾面积高达6310万亩
,各地农作物受损严重。水利和灌溉设施方面,存在布局不合理、老化现象,其中有超过
30%的水利、灌溉设施需要进行升级和维护。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使得抗灾减灾能力薄弱,
影响全国粮食增产与粮食安全的平衡与增长。
2
.粮食供需紧平衡,流通环节浪费突
出
。
粮食浪费是全球性问题,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粮食需求结构逐渐增长,我国粮食供需结构长期紧平衡。《
2023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浪费损耗总量4.6亿吨,经济损失1.88万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22.3%,尤其粮食人为浪费严重,一年下来,我国每年浪费粮食大约有一千
亿斤,这些食物可以供
3.5亿人食用一年,这导致了食物的大量浪费
。其中粮食产业链损耗主要集中在生产及产后处理和消费环节,占总量
76%。由于储粮不合理而导致的粮食减产,在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10%左右的粮食减产,其中最严重的地方甚至达到了30%。
3
.科技创新能力弱,粮食产业竞争力不强
。
目前,
我国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
难以
获得对自己的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权,
影响力
产品品质
、加工自动化程度
、零部件使用寿命较短
。同时,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处理机制等多方面,也
落后于发达国家。一些储备企业在粮食进出库运输中,由于仓储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运输工具落后,在运输中转过程中粮食损耗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