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03期 21-27   出版日期:2022-05-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浙江省粮食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永恒的课题”,但是,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需要充足的粮食产量和储备,更需要相应的粮食加工流通能力以及完整 配套的产业链。只有发展好粮食产业,充分保障原粮的加工、配送,把成品粮供应给消费者,才能真正实现粮食安全。

  浙江省 2001年 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由于耕地资源匮乏、种粮比较效益低、自然灾害多发、粮食企业后劲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粮食产量逐年下降、粮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应急保供压力不断呈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十四五”时期,对标浙江省社会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浙江省粮食产业的提质增效、创新发展、转型升级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为此,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剖析浙江粮食产业存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浙江进一步发展粮食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一、 浙江粮食产业的优势

  (一) 区位优势突出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太平洋西岸,岸长水深、港口众多, 是国家东部沿海 “北粮南运”主通道的关键节点和进口粮集散地。近10年来与东北三省公水联运通道已打通,且公路交通发达便利,内陆河流多、水网密集,京杭大运河直抵杭州,杭甬运河贯穿东西,便于省外粮食调运、进口通道衔接和招商引资。此外,得益于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传统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壁垒被打破,浙江与上海等周边地区区域协同发展大大加快,与产粮大省 安徽 江苏 江西 接壤,利于构建长三角地区的省外粮源供给保障圈。近 20年来,浙江与我国东北三省及河南、山东等省先后建立了比较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为浙江粮食产业的不断拓展提供了有利空间。

  (二) 发展环境良好

  行业要持久、健康地发展, 靠企业的社会责任自觉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 市场化改革后,浙江除部分用于地方储备粮补库的粮食实行政府订单收购外,全面放开了粮食市场,市场化改革比较彻底。同时,随着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浙江省实施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的颁布实施、修订完善,粮食流通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加上浙江区域经济发达、市场发育程度高、市场机制灵活,为 粮食产业发展 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三) 仓储管理先进

  完备的仓储设施、先进适用储粮技术的应用为保好粮、延缓粮食品质变化提供了基础,也为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仓储设施条件。 目前 浙江 标准仓房仓容已达 1100多万吨,并在“四无粮仓”的基础上,以创建“星级粮库”为抓手,全面推进“四化”粮库建设(仓廪现代化、储粮绿色化、信息智慧化、管理精细化),推广应用了以横向通风为核心的升级版“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氮气气调和低温准低温等绿色储粮技术。同时,随着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的加快实施、“五优联动”工作的不断推进、粮食企业“产、学、研、用”相结合工作的不断推进(如浙江省储备粮公司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杭州富义仓米业有限公司设立“富义仓粮食技术研究院”、台州市推动成立粮食机械产业研究院等),为浙江粮食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 浙江粮食产业的劣势

  (一) 粮食企业整体实力不强

  近年来,针对粮食产业的短板, 浙江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2年全省粮食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 亿元以上的目标,全面实施“1112”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但从目前来看, “低、小、散、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浙江粮食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从2020年全省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可知:

  一是生产规模普遍偏小。 全省 542家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50家,绝大多数是产值较低的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占2.2%;5-10亿元21家,占3.9%;1-5亿元以上企业115家,占21.2%;1亿元以下的企业394家,占72.7%。而在实际有日处理原料能力的506家加工企业中,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下的企业408家,占80.6%;日加工能力400吨以上的企业43家,仅占8.5%。由于缺乏大规模龙头企业引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粮食产业的品牌影响力远落后于国内知名品牌,这与浙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是极不匹配的。

  二是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 由图 1可知,粮食转化及主食产业化企业169家,占31.2%,粮食精深加工企业18家,仅占3.3%,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能力偏弱,产业链向前后两端延伸不足。在粮食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初加工环节的利润最为低薄,而浙江粮食企业中以初加工为主,利润微薄不仅危及企业生存,更影响产业的整体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