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发展现代大流通,增强构建 “双循环”的活力
创新发展现代大流通产业,是畅通粮食“双循环” , 特别是畅通国内粮食大循环的强大动力与活力,也是保持国内粮食稳定平衡的主载体。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对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实质性改变和提高。但“重城轻乡、重产轻销、重工轻农”等传统观念仍有待进一步转变和纠正。当前,在农产品流通中仍然存在必须拆除的各种“ 堵 点”,即打通阻碍现代流通业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限制,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新发展粮食现代大流通业,是构建以国内粮食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所谓粮食现代大流通业,既包括商品组织经营, 又 包括现代服务 和 现代物流业。
(一)疏通阻碍现代流通业的“ 堵 点”
1、进一步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降低社会流通总成本 是发展现代流通业追求 的 基本目标。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彻底清理不合理收费,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创新流通领域市场智能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禁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或排除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禁止利用市场优势地位采取封锁、限制的非法规定,认为设置“堵点”,收取不合理费用。
2、普及推广新业态、新模式。“互联网+流通”已成为一种平台和商贸业新模式。要鼓励商贸流通企业采用电子商务等新兴市场交易方式,发挥线下各种实体店(如连锁店、便利店、专卖店、加盟店,以及超市)的物流、服务、体验方面的优势,推动实体企业与网络市场融合发展,普及推广新业态、新模式,以发挥加快流通、节约成本和扩大销售的作用。
3 、创新流通市场监管制度。坚持 对市场监管实行“四个最严”:建立最严谨的标准 、 实施最严格的监管 、 实行最严厉的处罚 、 坚持最严肃的问责。 为此,需要建立全程追溯体系,推行产品质量承诺制度。以农产品、食品、药品等对消费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商品为重点,建立全程追溯体系。探索商务综合执法改革,提升监管效能。
4 、继续支持 小微企业 。 据 天眼查发布的《创业报告2020》显示,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达8000万家,约占全国企业 总数的70%左右 。 小微企业 处于流通的前沿阵地,对发展社会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促进就业 , 增加民众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们不仅是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大企业的重要支撑。 我国 小微企业 量大、面广、分散,融资困难、竞争力弱,必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信贷优惠政策,加大对 小微企业 支持力度。
(二)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调整对外贸易策略
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区域差异性大等基本国情,所以推进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外循环相促进 必须建立在统筹国内区域平衡发展的基础上。近年来, 坚持弘扬我国优越的制度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国际公认的显著成就,在 全球排名继2019年 跃至第46位 后 ,2020年再度升至第31位,跻身全球前40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实现了“二级跳”。 然而应该清醒看到,我国的营商环境还存在 短板 ,必须尽快补足 。
1、 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在全球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下大 功 夫、真功夫,进一步深化 ‘放管服’ 改革,持续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就是增强竞争力。 当前要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将“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确立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从实际需要出发,确立 对 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包括:(1)进一步狠抓“放管服”改革的关键,加大放权力度 , 解决“最后一公里” “中梗阻”问题,清除各种“痛点” “堵点”和“难点”,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2)从法治层面厘清政企关系,要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3)加强市场主体保护,依法保护企业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 , 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 ( 4 )提高政务公开透明度,进一步严格责任追究。通过这些措施,继续提高我国营商环境 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 水平。总之,改善营商环境就是优化政商关系,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
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构建新型农产品对外开放合作体系。必须正确认识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绝不是、也绝不可能走向“封闭”或“自给自足”;它的目标恰在于,探索发展更多形式、更高水平、更高 质 量的农产品对外合作体系。为此,必须进一步改善 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愈益优化,就愈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引进来”;另一方面 , 有利于我国“走出去”。就前者而言,如引进专业人才和其他资源要素,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与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等 方式 ,促进我国农业粮食对外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扩大农业粮食对外合作和农产品对外贸易,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创造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促进我国农业粮食对外开放型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也将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保持行稳致远的发展态势。
3、 加强司法治理体系建设。通过司法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主要包括:(1)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主要是发挥其对创新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加快完善细分领域,如商业秘密领域的立法工作,支持和鼓励科技企业探索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依法保障科技创新,保护自主创新能力。(2)完善我国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国司法管辖权,解决涉外知识产权管辖争议。(3)改革财产保全制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设立针对企业的行为保全制度、即限制处分财产令制度,明确财产保全的举证要件,完善保全担保制度,统一错误保全赔偿的裁判规则等。(4)健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全面推动域外法查明信息共享,拓宽国际商事法庭法官选任渠道,强化涉外司法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扩大开放。
4、积极扩大开发,建立多元化农产品外贸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谋发展,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合作的政策。在“两个大局” 以及新冠疫情加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将继续扩大农产品开放合作 。其总原则是:在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继续扩大粮食等农产品对外开放与合作;紧紧把住主动权,积极开拓、善于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健全新的农产品开放合作体系;坚持公平与公正、互利与共赢,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在总原则下,探索建立多元化农业粮食对外贸易体系。它与片面倚重少数国家或地区具有多种优越性。一是拓宽贸易渠道,变狭窄为广阔;二是改善贸易结构,变片面倚重为多面平衡;三是保持贸易主动,变受制于人为具有话语权,有力把住粮食安全主权;四是加强竞争力和战斗力,可有效应对个别国家的发动的贸易摩擦、贸易战、甚至制裁。
八、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加强“定海神针”
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粮食储备的思想萌芽, 随后的历代王朝,设立常平仓、社仓、丰储仓,以及预备仓等,都是为储粮备荒或备战、调剂粮食余缺而采取的 不同形式的粮仓形式或制度。与此并行,还产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 粮食储备思想,以及多位提出经典性粮食储备观的杰出的哲人和理财家。 例如, 汉代政论家贾谊在 《 论积贮疏》中曾提出著名的论点:“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但真正创建国家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粮食储备体系,则是从1990年 开端的 , 迄今 已有 3 0多年胜利发展的历程。
(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的重大意义
我国 人口众多、幅员辽阔 , 其基本国情包括如下特点: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巨大;幅员辽阔,粮食流通量巨大;变幻莫测,市场风险频袭;风雨跌宕,自然灾害频发。还必须看到,粮食作物是生态性产品,是一季或双季生产、多年需求。这些重要特点决定,建立粮食储备, 关键在于“储备”一词。 自1990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以来,具有 我国特色的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储备体系 在发展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中,经守住了严峻考验和洗礼,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7年以来,首先是,遭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而爆发的全球粮食危机的袭击;接踵而来的是,国内发生的严重冰雪冷冻灾害、汶川和玉林大地震,以及目前蔓延世界的新冠肺炎的严重疫情。面对频发的严酷自然灾害,我国的 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储备体系,发挥了 国家粮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的“铁壁铜墙”作用 , 成为维护粮食农产品市场的正常秩序的“定盘星”;保障民生供应的“蓄水池”;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的“主力军”;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冲击的“定海神针”;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的“ 压舱 石”。
(二)我国已建立起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
1990年9月16日, 发布 的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的决定》 ( 国发[1990]55号 ), 宣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储备制度的诞生。 以此为契机,经过30余年的创新发展, 已形成以港口为粮食物流枢纽,以各级粮食中心库为节点,以遍布全国的粮食收纳库为基础,以中央储备粮为主体、地方各级政府粮食储备相配套、粮食企业库存和农户存粮相结合的粮食储备体系。
1、建立了储备粮的垂直管理体系。 我国粮食储备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而生,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成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强柱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粮食储备垂直管理体系。中储粮系统培养和锻造了一支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专业队伍。全系统建立和布局了980多个直属库和分库,实现了产区和销区全覆盖;4万多名员工攻坚克难、负重前行,不断夯实“两个确保”基础,努力守住管好“大国粮仓”。同时,中储粮系统还建立委托收购网点和租赁库点13000多个。此外,国家粮食产能企业还积极支持农村百万经纪人大军,使之成为新的粮食收购主体。 中央储备粮主要担负全国范围守住底线、应对严重事件、抵御特大灾害、稳定市场预期的职能。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储粮将坚守初心使命,在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发挥好顶梁柱作用。 成为守住管好“大国粮仓”、实现“两个确保” 的“国家队”。
2、建立了完整的粮食储备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国建造和改造了大批新型现代化粮食仓库,布局于全国城乡,特别是在水陆交通大动脉沿线,形成沿铁路和江河主干道的物流运输“粮食走廊”,以及以公路枢纽为中心的低成本的散粮公路运输网。迄今,全国共拥有标准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了7倍多,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 其中, 中储粮集团公司砥砺奋进20年,储备体系不断完善、储备规模不断扩大,储备品种结构不断丰富,实现了产区和销区全覆盖。如今,拥有足够的粮源,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中储粮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化方式开展轮换经营。事实表明, 我国已建立起数量充裕、结构合理、分布适当的粮食储备体系 。
3、建立绿色生态储粮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科技研发力度,包括绿色储粮储粮 技术。它是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粮食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民群众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新技术。 迄今,国家储备粮库普遍采用现代化绿色生态储粮技术, 积极进行区域绿色储粮创新。在温控储粮技术方面,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冷源的优势,开展“三低”储粮技术、自动化排风控温控湿技术,以及无公害防虫防霉技术和粮情电子测控与储粮品质监控技术。同时,积极推进安全储粮技术的应用。在构筑科学储粮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粮库实际,制定出安全储粮技术优化方案,区别不同仓型,运用不同的储粮技术,使存粮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中央储备粮系统积极推广普及智能化储粮技术,有效提高了绿色生态储粮水平,维护了储粮的品质质量:智能化储粮覆盖率达98%,储粮宜存率达95%,粮食损失率不到1%,受到国外相关粮农组织级及专家的赞扬。
(三)继续加强和完善 粮食储备制度
客观经济规律和历史经验有力 证明 ,一个拥有14.2亿众多人口的中国,面对“两个大局”和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时代背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垂直储备体系,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保障世界超大规模市场稳定、价格稳定、人心稳定的需要;是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市场波动风险的需要;是应对世界市场产业链、供应链和物流链变化、不确定性加大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和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的需要;也是巩固、发展和完善我国粮食改革开放成果 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