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近年,粮食和物资行业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培育项目和丰富业态为着力点,行业的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但
我们
应该
清醒
的
认识到
粮食
和
物资
行业
在
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
瓶颈
和弱项,粮食产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
发展带动作用不强
、企业活力不足、
历史
遗留问题较多,干部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不高
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
坚持
问题和目标导向,
补短板、促转型,稳流通、优储备,强产业、树品牌,重科技、促提升,扣紧发展链条,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全力推动县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一、
影响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
主要
原因
(一)
思想
解放
程度不够。
近年来,受市场、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粮食经济
和
粮食
,企业发展
缓慢
,这主要与思想
解放
程度不够
、观念
较为
陈旧有关,
对以新发展理念引领
粮食
经济高质量掌握不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把握
及
路径措施认识不到位,经济运行调控不
够
精准
,
风险隐患的预判和
破解难题
的本领
不够足,
“等靠、自满、安逸”三种心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特别是
在
创新发展、
抢抓机遇、
项目建设、
转型升级
上
没
有担当
,
缺乏“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
和
盯住不放、扭住不松的韧劲。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长期以来,国有粮食加工企业普遍重生产轻创新,不注重依靠技术和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存在
产业结构矛盾不优、创新能力不强,导致
产品链条短、
经营规模小、
特色
品牌少
、产品附加值低,粗加工产品多而烂,中高端产品少而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
市场竞争能力偏差。一是
资金周转困难。一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由于资产质量较差,融资渠道不畅,特别是银行缩减贷款规模导致企业流动资金减少,加之粮食大量进出占有资金较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
;
二是企业管理滞后。
一些
企业
片面追求市场份额,在粮食
购销活动中
抢地盘、抢客户,相互设访抬压价格,
导致经营不畅,
利润
大部门
来自政策性补贴,若失去政策支撑,企业必然将面临更大困难
;
三是
特色品牌文化没有发挥
出
应有的
作用。一些粮食老字号在过去粮食购销中,为企业树起了“金字招牌”,创下了不扉的业绩,
但
如今一些企业不再看重这些老字号,没有
充分
利用老字号宝贵的文化价值,形成自己有影响的特色品牌文化,更
别
说将其转为经济效益
;
四是
优秀人才匮乏。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景气,技术人员流失
较为
严重,当前存在优秀管理和营销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事制度弱化等问题,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工资能高能低”的灵活用人机制,
导致
企业市场竞争力
不强
。
(四)互联网应用迟缓。一方面一些企业新型营销形式滞后,缺乏相应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术,企业
销售渠道多依赖相对固定的
直营门店、商超批发等传统线下渠道
,
线上销售拓展不力,
通过电子商务和网络平台销售的比例
较
小
。另一方面,对于粮食电商利润缺乏合理的预期,多数企业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查看信息,认为电商风险性较高,即
使
受到互联网销售模式的便利性吸引,而主观上仍旧比较保守,不敢轻易尝试网络营销手段。再者有的企业对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协同程度较低,企业对互联网平台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导向,容易造成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情况。
(五)检化验设备少。由于检化验设备少,检化验设备技术含量低且精准度不高,对于一些粮食质量安全影响较大的重金属、药剂残留、黄曲霉素等指标无法进行检验,影响到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也影响到粮食经营利益的提高。
二、推动县域粮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展,不进则退,发展慢了也是退,只有在转型发展上赢得先机,才能掌握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要抢抓疫情倒逼机遇,抓转型,打造新引擎,强弱项,致力增长极,着力
延链补链强链,
围绕全链提升、全程优质、全面推进,加快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一)
筑牢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当前,
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
改革发展处于任务繁重、问题叠加时期,
我们
要不忘初心,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构建统一高效的物资储备体系为总目标,加强系统谋划,立足主业,守住主责,扎实抓好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牢
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
搞好粮食仓库资源整合,淘汰一批老旧仓库和落后设备,推广粮食专业化机械化储备,寻求高效、绿色、环保的储粮技术,
确保仓储工作有人抓、仓库有人管、储粮有人保。
加强粮食质检机构及粮油企业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手段先进、监督完善、服务高效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建立覆盖粮食从田间收获、收购、储存、流通、加工到消费全过程安全指标监测
和
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
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加强对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的研判和管理,强化预测预警和预期引导,紧盯重点地区、重要时段、重大节日和重点环节,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热点问题,
第一时间
预警
并及时处置
。加强对应急成品粮油周转库存和粮油市场监管,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应急储备、加工、配送、供应等各环节有机衔接,建立无私角、无盲区、覆盖区域内的应急网络,切实保障粮油产品
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
(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动力变革
改革是推动
经济
、
社会
发展的重要
措施
。要紧紧
咬住
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两个关键,革故鼎新,
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
观念
和做法,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
机制
体制弊端,
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维惰性,以思想之变引领行为之变,以观念之变推动发展势能跃升。
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
统筹好“破”与“立”
“开”与“放”
“进”与“出”的重大关系,以开放的思维增活力,以开放的心态聚资源,以开放的眼光破难题,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发展格局,引进培育一批引领性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企业改革重组,通过打破所有制界限、资源整合重组、多元化主体强强联合,或以资本为纽带、以股分合作、产销对接为方式,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企业集团,成立混合所有制粮油集团公司,促进企业共建共享、抱团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粮食交易大会平台,强化产业招商,主动引资引智,
根据资源、技术区位及已形成的产业、人才、资产、市场、信誉等优势,
抓资金、抓项目、抓招商、抓责任,精准对接新一轮涉粮项目,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向医药、保健等领域延伸,对确定的项目要聚力发力,
严格落实领导包挂
推进机制。
挖掘
以粮食为主的田园、农耕、特产、饮食、绿色、科普等
粮食文化资源,发展“粮食+文化+旅游”产业和工业观光、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
拓宽粮食产业经济维度。
(三)
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发展
产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这个要求,持续推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引导资金、项目和企业向粮食产业聚集,
实现项目集中、要素集群、资源集约
。
1.
以
提升特色化水平
加快延伸产业链。特色是县域粮食经济发展的灵魂,县域经济说到底也是特色经济。要发挥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作用,把发展粮食加工业作为打造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支柱产业,
加大实施技术改造、加快设备升级换代,通过“高、精、尖”专业打造,增加优质化、
市场额度高的名牌产品,解决“链条短、品牌弱”问题
。
加快涉粮院校、科研机构与粮油企业合作,
开展粮食智能工厂、智能仓储等应用示范,紧盯机关、厂矿、学校、农村、集镇等机构及领域,
按照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高档优质
、绿色
营养
的
面条类、馒头类、烘焙类、特色风味类等面制主食
,
解决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
以优质专用面粉为原料,
开发生产月子系列、儿童系列、老年系列、低糖低脂高蛋白系列等个性化、功能性特色粮油产品,
促进专用性、功能性食品的有效供给。
整合小散粮食加工厂,
实行购销企业与加工企业交叉持股的方式,推广库仓合一、库厂联营、资本联合等方式,以库带厂实行就地加工向后延伸产业链,构建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
2.
以提质增效
着力提升价值链
。按照
“
市场
+
基地
+技
术
+
物
资
”
的发展
模式
,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入股、
定向收购和订单生产等方式
,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优化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发展育种、加工、种植等各类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化联合体,扩大优质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
,实现
优粮优加
。推广低温储粮生物防治等绿色收储新技术,
建设一批冷链仓储中心,推动粮油仓储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和布局合理化
,实现优粮优储
。依托现有收储网点
和
仓储设施,
为农民开展“五代”服务,帮助他们减少鼠、虫、霉侵害,为
加工
和收购
企业提供仓储保管服务,
降低储存环节损失。
3.
以新业态发展
积极打造供应链
。牢固
树立大粮食、
大物资、大储备、大产业、
大流通理念,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协作机制,做大做强做优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国有骨干粮食企业,有效发挥稳市场、保供应的重要载体作用。
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
等新型信息技术
,
依托拼多多、天猫等网络平台,
积极拓展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功能,
大力发展“互联网+粮食
流通
”
新
零售业态
和
智能销售渠道
,
实现粮油供应
线上线下同步布局。
完善城乡粮油配送供应网络,加快发展粮超对接、粮批对接、粮校对接和
直营店、
分销店
、便利店对接
等直供模式,
着力构建品
牌
粮油配送终端渠道。
(四)
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拓展粮食经营融资渠道,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粮油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对重点粮食产业化项目建设实行贴息贷款,并
放宽粮油企业担保条件,提升信贷额度,降低贷款利率
。
发挥财政奖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
加快构建新型粮食补贴政策体系,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对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收储领域的机械设备购置、仓储投资、设施维修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以支持,扩大企业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税收政策,减少和消除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不合理的税赋,对
符合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依法享受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
(五)
加大粮油品牌培育力度
坚持分类指导,改造提升一批“老字号”,深度挖掘一批“原子号”,培育壮大一批“新字号”,促进粮食产业结构优化,提档升级。优化企业文化资源,建立健全粮食老字号档案,鼓励粮食老字号运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粮食老字号品牌历史和饮食文化精髓,将粮食老字号纳入优质粮食工程,增强老字号粮油供给,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强粮油品牌信用体系建设,加大粮油产品区域品牌培育力度,积极
申报各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形成具有竞争力和地域特色的粮油名牌产品,
提高粮食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六)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现有遗留问题,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人员时间,统筹谋划,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本着确保安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彻底处理,使企业轻装上阵。建立和完善现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将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归纳分类,细化程序,在各项工作开展中,认真执行财经制度,坚决做到工程支出不超概算,财务支出不超预算,各项工作不留尾巴。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加大执纪监督工作力度,为改革发展营造风清气政、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坚持民主管理,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维护干部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打破壁垒,消除隔阂,在改善职工普遍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努力提高职工的获得感。
(七)深化实施
人才兴粮战略
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召开招聘会、与科研院(校)联合,加快引进新一代
高端管理
人才、企业急需紧缺人才
和科技领军人才
,为他们解决住房、子女就业、薪酬待遇等问题。
加强粮油专业人才和技能人
才
培养
,通过
业务技能培训
和
开展
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以及竞岗、提拔等手段,把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上。积极融入市场发展大潮,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全方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和锻造一支开拓创新、担当奋进的人才。
建立以岗位为基础,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贡献相结合的激励工资制度,允许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粮食产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