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凌华.大食物观视域下如何避免耕地“非粮化”[J].粮食问题研究,2025,(01):8-11.
点击复制

大食物观视域下如何避免耕地“非粮化”(/HTML)
分享到:

粮食问题研究[ISSN:1003-2576/CN:51-1058/F]

卷:
期数:
2025年01期
页码:
8-11
栏目:
产业发展
出版日期:
2025-01-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凌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发改委
关键词:
大食物观耕地““非粮化””传统认识重新界定避免路径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当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而传统的耕地““非粮化””定义没有与时俱进,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也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传统耕地“非粮化”定义的分析和认识,探讨了如何在大食物观视域下,科学合理地界定新时代耕地“非粮化”定义,提出了避免耕地“非粮化”路径,以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孔祥斌.耕地“非粮化”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国土地,2020(11):17-19.

[2]曹振.耕地“非粮化”治理的实践困境及法治进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02):43-53.

[3]刘锐.耕地“非粮化”应对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区别对待[J].中国土地,2024(02):36-39.

[4]王世磊,金晓斌,张辛欣,等.粮食主产区“非粮化”耕地整治潜力与分区调控——以成都平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3,42(11):2172-2185.

[5]范文杰. 让“粮田”变“良田”[N]. 人民政协报,2023-10-26(006)

[6]龚维.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非粮化”的经济法规制[J].粮食问题研究,2023(05):27-32.

[7]张婕,刘玉洁,张二梅等.中国县域耕地动态演变及其驱动机制[J].地理学报,2023,78(09):2105-2127.

[8]虞洪,牛卓美.耕地“非粮化”:内涵要义、治理约束及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23(09):1-10.

[9]李昕遥.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10):22-28.

[10]纳紫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N].华兴时报,2023-10-12(05).

[11] 岳文泽,侯丽.“18亿亩耕地红线”是怎么来的?[N].学习时报,2022-06-13(07).

[12] 徐 涵,乔金亮,黄晓芳,吉蕾蕾.耕地问题调查[N].经济日报,2022-02-14(01).

[1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2020-11-04.

[14]李程秀,王秀丽,赵晓明.“非粮化”管控下耕地利用优先序与调整分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7):269-273.

[15]赵婷婷.耕地“非粮化”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思南县杜家寨村为例[J].现代农业,2023,48(04):50-5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丁声俊.新时代加强粮食安全的动员令和进军号[J].粮食问题研究,2023,(01):4.
[2]吴圣.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的思想进程、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J].粮食问题研究,2023,(06):4.
[3]徐晶晶.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践样态与战略意义[J].粮食问题研究,2023,(06):27.
 [J].SAMSON,2023,(01):27.
[4]凌华,王增炜.浅谈如何践行大食物观[J].粮食问题研究,2024,(01):4.
 [J].SAMSON,2024,(01):4.
[5]田昭霖,孙迪亮.践行大食物观的五个着力点[J].粮食问题研究,2024,(04):4.
 [J].SAMSON,2024,(01):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