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 慧,1985:《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第124页。
[2]吴宾等,2006:《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兰州学刊》第6期,第53~54页。
[3]卜风贤,2008:《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清史研究》。
[4]夏明方,2010:《中国历史上的旱灾及其成因》,《光明日报》,4月21日。
[5]洪 蔚,2008:《传统中国的粮食安全》,《科学时报》,5月5日。
[6]吴宾等,2006:《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兰州学刊》第6期,第53页。
[7]陈启文,2009:《共和国粮食报告》,湘潭大学出版社第9期。
[8]张晓玲等,2009:《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求是》,第22期。
[9]穆中杰,2011:《法治视阈下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论坛》,第10期。
[10]黄成娟,2008:《利用农业资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思路》,《经济纵横》,第7期。
[11]张德元,2005:《中部崛起:必须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调研世界》,第6期。
[12]蔡继明,2012:《完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网,3月9日。
[13]朱文轶,2008:《大米风险的几重因素》,《三联生活周刊》,第476期。
[14]康敬峰,2004:《谷贱伤农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下降》,《经济半小时》,3月4日。
[15]王照涵,2015:《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变动原因分析》,《商情》第20期。
[16]樊增强,2011:《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红旗文稿》,第22期。
[17]丁声俊,2013:《节约粮食的潜力有多大》,《求是》,第5期。
[18]丁声俊,2011:《重视粮食安全可持续性》,《人民日报》,5月30日。
[19]陈大夫等,2001:《美国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第9期。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石永峰,代红霞.试论信息技术与智能化粮库建设[J].粮食问题研究,2017,(02):16.
[2]刘开荣,李政武.对平昌仓储管理工作的调查与启示[J].粮食问题研究,2017,(02):50.
[J].SAMSON,2017,(06):50.
[3]刘开荣,李政武.对平昌仓储管理工作的调查与启示[J].粮食问题研究,2017,(02):50.
[J].SAMSON,2017,(06):50.
[4]王春华.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17,(04):48.
[5]葛云芳.用发展理念指导国有粮企改革的建议[J].粮食问题研究,2017,(04):51.
[6]唐黎标.中美两国粮食贸易特征及其竞争力分析[J].粮食问题研究,2018,(01):29.
[7]汪文忠.全球背景下中国粮食贸易和安全问题探讨[J].粮食问题研究,2018,(02):28.
[8]王春华.试论粮食安全技术引进的国际经验借鉴[J].粮食问题研究,2018,(02):36.
[J].SAMSON,2018,(06):36.
[9]任峰.增强粮食文化自信,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18,(03):51.
[10]丁声俊.确保“天下粮安”是国家重大战略[J].粮食问题研究,201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