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翠翠,陈芳英.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内涵、意义与策略选择[J].粮食问题研究,2023,(06):22-26.
 [J].SAMSON,2023,(06):22-26.
点击复制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内涵、意义与策略选择(/HTML)
分享到:

粮食问题研究[ISSN:1003-2576/CN:51-1058/F]

卷:
期数:
2023年06期
页码:
22-26
栏目:
粮食安全
出版日期:
2023-11-30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秦翠翠陈芳英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中共芜湖市委党校
关键词: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粮食安全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头等大事。粮食不是普通的商品,具有多种属性,它兼具生存必需品、战略品和公共物品的社会属性,具备自然品、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经济属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食问题事关生存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是要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机制保障,还要增减两端发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立,潘素梅,董小瑜.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怎样养活中国”——粮食属性、AB模式与发展主义时代的食物主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2):20-33.

[2]关付新.粮食属性及其衍生机理——基于系统和历史的二维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7,25(11):45-50.

[3]杜志雄,肖卫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意义、内涵及重点任务[J].中州学刊,2022(12):32-39.

[4]习近平著.论“三农”工作[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48-249.

[5]卞靖,陈曦.新时代粮食安全保障需提升三重能力——基于对粮食“三重属性”的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20(12):17-23+30.

[6]中国计划出版社.进一步夯实粮食数量型安全保障能力[EB/OL].(2023-02-21)[2023-10-19].

[7]史力,李浩,张岳等.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N].安徽日报,2023-03-07(0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高丹桂.破解新疆粮食产业发展难题? 打造国家战略后备粮仓[J].粮食问题研究,2024,(02):4.
 [J].SAMSON,2024,(06):4.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