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7年05期 18-20   出版日期:2017-09-29   ISSN:1003-2576   CN:51-1058/F
国内麦市结构性矛盾凸显 小麦经营需做好加减法


  一、 国内小麦产量大于需求 政策性库存“量大质差”

  自2006年以来国内小麦产量连续超过1亿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国内小麦产量1.2193亿吨, 2014年产量1.26亿吨,2015年产量1.30亿吨,2016年产量1.2885亿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7年国内小麦产量为1.292亿吨,同比增长0.3%。据农业部门预测,2017年克服局部地区秋播连阴雨、干旱、倒伏等灾害影响,夏粮有望再获好收成;今年夏粮生产的品质不断提升,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27.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小麦年度产量超过需求量,麦市总体供需格局趋于宽松;但考虑到托市收购量及粮源质量,国内小麦有效供给明显下降。2013年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小麦主产区遭遇冻害、热干风、倒伏等灾害天气,同时收割期间又遭遇强降雨大风天气侵袭;从2013年产国内小麦抽样送检质量情况看,容重变幅706-863g/L,平均值788g/L;面粉湿面筋含量变幅15.1%-42.1%,平均值30.0%;降落数值变幅62-602s,平均值321s;面团稳定时间变幅0.6-48.2min,平均值5.0min。2014年 主产区小麦千粒重普遍增加,小麦品质提高; 小麦中强筋和中筋类样品的达标比例分别达到6%和35%,而强筋和弱筋类小麦比例相对偏少,样品达标比例分别只有2%和不足1%。2015年小麦收获期间,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部分区域小麦受灾导致品质受损;2015年产国内小麦抽样送检的质量状况总体稳定;但优质麦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强筋、弱筋类品种样品占比少,中强筋、中筋类小麦成为优质达标麦主力品种。由于黄淮地区小麦灌浆期和收获期普遍受降雨等特殊气候影响,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省不完善粒超标较为严重;2016年收获小麦整体质量明显不如2015年;容重和三等以上小麦比例有所下降,不完善粒超标问题较为突出。 截至6月中下旬,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数量为5622-5722万吨,同比高1740-1840万吨。从国家临储小麦库存年份结构来看,其中2013年产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14万吨左右,2014年产1312万吨,2015年产1608吨,2016年产2819万吨。

  二、小麦玉米价差持续处高位 饲用小麦需求受制约

  自2016年国内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行情走势跌宕起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2017年国家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实施和完善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 据全国11万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玉米意向种植面积减少4.0%。 根据农业部的规划,2016年全国共调减玉米种植面积3000万亩,2017年要在这一基础上,再调减1000万亩。 截至目前国家临储玉米库存数量超过2亿吨, 库存数量处于历史高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6/17年度国内玉米总供给量为22155万吨,比上年下降625万吨,降幅2.7%;总消费量为19858万吨,比上年增长2198万吨,增幅12.4%;本年度玉米结余量比上年下降55.2%,为2012/13年度以来最低水平。据统计,自5月5日国家政策性玉米投放市场以来,其中分贷分还玉米累计成交1820多万吨,超期储存玉米定向销售成交210多万吨,中储粮包干销售玉米成交近380万吨,三者累计成交玉米量2400多万吨。国家临储玉米持续高频率高数量投放,令市场对后市判断趋于理性,成交溢价逐渐降低,国家临储玉米成交呈现“量降价跌”态势。 农业部公布的2017年5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数据显示,5月国内生猪存栏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3.4%;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低0.8%,同比下降 3.0%。截至6月中旬,国内三等白小麦与二等黄玉米均价价差650-655元/吨,较上月同期的815-820元/吨,环比缩窄160-170元/吨。据统计,2017年以来国内三等白小麦与二等黄玉米均价价差处于【650,882】元/吨。由于今年主产区小麦受灾面积较小,质差小麦数量较上年大幅下降加之正常质量小麦收购价大幅高于玉米市场价格,这使得国内小麦替代玉米空间较小。2016年夏粮收购期间因质差小麦价格明显低于玉米价格,其替代玉米的阶段性成本优势较为明显,激发饲料加工企业的采购兴趣。除江苏、安徽本地饲料加工企业采购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外,山东、河南、长江流域各省以及广东、福建等区域饲料加工企业也积极采购不完善粒超标小麦,以降低饲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