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7年02期 31-36   出版日期:2017-03-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外粮食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一、粮食质量安全问题

  尽管市场上有诸多打着“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标签的农产品,但不断出现的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使消费者质疑这些标签已经被滥用并且正在失去应有的公信力。粮食质量安全影响因素有:土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熏蒸剂与微生物污染,粮食在包装、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污染等,以及相关管理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欠缺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粮食安全问题频发。

  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粮食安全表述为:“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1]因此,粮食安全并不仅仅只是指数量上的充足,还涉及安全、营养等与食品质量相关的要求。“对此,概括来说,质量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预期需求。”[2] “粮食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企业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粮食制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物以满足其正常生理和心理需要。粮食质量安全包括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卫生指标、感官品质和储藏品质等方面。”[3]“总而言之,粮食质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高层次要求。” [4]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在2016年1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口。“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已写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成为“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众多新动能的重中之重。以供给侧改革引领中国“十三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十三五”转型升级,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中国粮食的供给正处于从分散化的小农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化提升加速演化的拐点阶段,粮食的供应呈现出大规模、多环节、多层次的跨区域、跨国界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多元特征,使得粮食质量安全问题、追溯体系及其监管机制呈现出新的特征。目前粮食供给的质量安全比数量安全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