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06期 19-39   出版日期:2023-11-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眉山市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案例分析



  一、眉山 “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背景

  2022年6月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眉,作出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的重要指示。同年 8月,中共眉山市委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示范区的决定》。 2023年1月, 四川 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行动方案》。 眉山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示范区作为服务 国之大者 的重大政治任务、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支撑、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实践载体 眉山在 “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遇到三大难点。

  (一)种粮经济附加值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一般 农户亩平收入 425元 1 0. 6 7 公顷 ,合作社亩平收入 126元,种粮大户亩平收入66元,与种植瓜菜、林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相比,周期长、利润低 丰产不丰收,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 2022年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20%左右,进一步 低种粮收益。

  (二)规模经营占比不高

  当前眉山种粮大户、合 作社、家庭农场三类主体的规模种粮面积 46.4万亩,仅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5.3%,小农户经营仍占大头,适度规模经营占比不高。

  (三)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不高

  目前建设项 目多数以工程招标形式发包给作业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在规划设计时未广泛征求种粮业主意见,与业主需求、实际使用存在差异。 据调研, 部分 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渠系不配套、机耕道过窄,不能达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总体要求。 在高标准农田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视道路、沟渠改造提升,轻视田型调整、配肥地力等问题,最终导致 新建的高标准农田依然存在 “土壤沉降不够、容易陷机”“翻起来的生土肥力不够、影响产量”等问题。

  二、眉山 “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具体做法

 (一)大力推广粮经轮作,积极探索品牌经营,有效解决不赚钱的问题

  从决定种粮收益的两端看,一端是总体稳定的单产和价格,一端是不断攀升的种粮成本。这意味着,种粮收益增长空间有限,只能靠提升综合效益。 “政策保底、经营增效”,是当前提高种粮收益较为现实的路径。近年来,眉山探索了一条粮经轮作的路子,主要是推行稻菜、稻药(川芎、泽泻等中药材)、稻菜菜、稻菜药轮作,亩均可增收1000—3800元,实现了“既打谷子、又挣票子”“一田双收益”。目前,该模式在全市推广了38.8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26%。此外,眉山在品牌经营上也做了积极探索。眉山正聚力打造“东坡大米”品牌,着力提升品质、创优品牌,划定特优稻菜(药)轮作生产区,稻虾(鱼、鸭)共生生产区、高产丰产生产区,形成三个层次的“东坡大米”品种,通过优选优种、精深加工、营销宣传,让好米卖出好价钱。

  (二)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有效解决好规模经营比例低的问题

  积极探索新型主体、高标准农田、科技推广、财政补贴、联农带农 “五位一体”粮食规模种植业主发展模式,提升粮食规模化程度。探索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出台粮食生产贷款贴息政策,推行流转合同、农业机具等抵押担保,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提高保险保额和理赔效率,缓解生产经营压力。

  (三)多措并举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方式,有效解决农田基础设施弱的问题

  2022年 眉山 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分平坝、丘区、山区三个类别,细化资金投入和建设要求,亩均建设标准提高至 3500—4000元。眉山率先创新多项高标准农田建管机制,进一步聚焦质量、管护等问题,试点种粮大户全程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种粮主体深度参与农田规划、建设、验收等关键环节,以生产需求为导向定制田渠路网。以高标准农田综合平衡融资模式,与国开行、农发行达成融资13.32亿元,实现建设资金投入多元化。试点高标准农田“保险管护”,太平洋财险公司为永丰村3538亩高标准农田提供保额884.5万元,解决“重建轻管”的痛点。

  三、眉山 “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成效

  2022年,眉山全市粮食播面303.4万亩、产量125.4万吨,粮食单产413 公斤 ∕亩 粮食 单产 多年 居全省第一。 “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受到省政府督查表扬通报

  (一)耕地面积实现总量净增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考核办法,建立耕地恢复补充互联互通工作机制,制定《眉山市长效推进撂荒地整治八条措施》等文件,实行 “红黄牌”监管、提级审计追责。全面推广“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组建田长制队伍近1万人,依托眉山天府星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打造耕地保护“天空地网”立体化监管模式,找回并恢复流出耕地、撂荒地、批而未用土地约15万亩。眉山市整治撂荒保粮安的经验在2022年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中期会议上作交流。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提质扩面

  印发《眉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制定全省首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被列为全省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试点市,东坡区获评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会战”,创新推出平原区“沃野方阵”、丘陵区“生态走廊”、山区“绿海明珠”三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投入8.1亿元新建24.4万亩高标准农田,平坝区和丘区高标准农田每亩建设标准分别提高至3500元、4000元,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全省第一 成功申报省级整市推进示范建设试点。

  (三)科技支撑助力增产增效

  持续提升杂交水稻制种能力,全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能力面积达 8.6万亩,“五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基地面积达50%以上,良种普及率达99%。大力推广新品种、新农艺,全市建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基地3410亩,示范推广新技术68项,构建水稻“一优两高”1343模式助力粮食单产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全国推广。成功创建永丰水稻、仁寿大豆/玉米2个国家级科技小院,引进省农科院等入驻永丰科技小院, 建立硕博士试验基地 2片、田间教学点1个,指导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种粮能人近400人。

  (四)培育主体促进规模经营

  积极培育粮食规模种植业主,在全省率先注册成立家庭农场粮食产业联合体 。支持粮油类农民合作社创办实体企业,共培育粮油类合作社 370家、粮油类家庭农场4 8 0余 个、种粮大户 88 0 户。支持眉山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组建全方位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30 00 家,粮食作物社会化服务面积 27 0 万亩次。 全国首创并推广建立 四步流转机制 ,成立镇(村)流转服务公司作为土地流转的桥梁,对有流转意愿的农户进行土地 预流转 ,落实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农民放心流转、业主轻松租地,全市土地流转率 42%。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18年保持全省前4。

  (五)培优园区助推晋星升级

  依托 “3+5”示范片建设推动园区补短升级,形成品种鲜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粮食生产示范区。东坡区永丰村核心示范片、仁寿“天府粮仓”丘区示范片等基本建成,全市粮食保障主阵地基本形成,创建省三星级以上粮食园区2个,仁寿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创成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评定市级粮油类现代农业园区5个。

  (六)延链融合催生多种业态

  延伸 “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产业链,积极推进农旅融合,提升综合效益。联合眉州东坡打造“东坡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已于2023年6月9日正式发布。推进农旅融合,竹里稻香、桔香稻田、青岗“菜花坞”等一批田园景观逐步呈现,东坡故里诗意丰收之旅入选文旅部“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引进培育主食加工企业,新建高标准粮仓仓容14万吨,升级改造旧仓仓容16.89万吨。千禾味业、川南酿造等7户企业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助推乡村振兴第一批50户重点企业名单,2022年全市粮食加工产值实现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