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06期 4-9   出版日期:2023-11-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的思想进程、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大食物观是党中央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把握未来食物发展新趋势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 总书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 强调: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在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稀缺的国情下,大食物观成为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发展的目标任务。本文回顾大食物观思想的形成过程,总结大食物观的进步性和重要意义,分析践行大食物观的基础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践行大食物观的对策建议。

  一、从粮食观到大食物观

  (一)中国古代的农业与粮食观

  我国自古就有 “大农业”的思想,《齐民要术》认为农业应当采取农林牧副多种经营,西汉哲学著作《淮南子》提出“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关于因地制宜开发食物资源的论述 《黄帝内经》 记载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搭配原则。然而,在“大农业”观形成的同时,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在战争多发、朝代更迭的历史中也形成了“以粮为纲”的思想。秦统一六国后,农业逐渐由畜牧业转为种植业,进入谷物生产的农耕时代,食物种类渐趋单一 。由于战争、农民叛乱等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古代政治家提出通过粮食实现富国强兵、掌控社会的思想 ,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农民格外重视,在 “士农工商”排序中,农民被排在了第二位。

  (二) “以粮为纲”思想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基于历史传统和社会共识,官方明确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三大类。建国初期,为了支持工业化发展,国家 通过 减少农业投入、压低农产品价格、拉大工农产品比价 方式向工业提供剩余。在这种背景下,粮食的生产和供给显得非常关键。 1958年,毛泽东在阅读斯大林的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提出了“工业内部,以钢为纲,农业内部,以粮为纲,其他按比例发展”的思路。1960年,中央在转发农业部党组《关于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方针。然而,该政策在执行中逐渐偏离实际,只剩下了“以粮为纲”,兼业经营和家庭副业被打压。建国初期由于生产力不足,由国家推动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给并合理分配与消费,以维持再生产、抵御灾荒、确保社会稳定,具有一定合理性 [1] 。然而, “以粮为纲”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其他食物发展,对农副产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负面 影响

  (三)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并行

  建国初期的经验教训让人们认识到:在重视粮食 生产 的同时需要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多业并举。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对 “以粮为纲”进行了反思,号召实行“大农业”“大粮食”,充分利用山林、草地、水面、浅海等资源发展食物。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依然突出重视粮食生产,但多种经营已成为一种共识,农业政策实践已转向“大农业”的食物安全。例如,1981年中央转发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提出实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方针;1985年中央发布《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推动水产业发展;1988年原农业部启动“菜篮子工程”建设,一期工程就涉及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建设。由于国内“粮食安全”概念与国外的“食物安全”存在差异,许多学者积极呼吁扩大粮食内涵,树立食物安全观念。

  (四)大食物观思想的提出与实践

  由于长时期处于粮食紧平衡状态,我国粮食生产主要追求产量增长。 2015年我国粮食实现了 “十二 连增 ,然而却出现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 “三量齐增”的现象,使中央认识到我国食物供给出现了问题,即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粮食生产成本过高。同时,大豆、玉米等饲用粮的大量进口促使中央进一步关注农林牧渔协调发展。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大食物观的具体措施,对畜牧业、渔业、林下经济、木本油料等产业发展进行了部署。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 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 “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2023年,大食物观作为宏观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要求各地“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二、大食物观思想的进步性及意义

  从粮食观到食物观再到大食物观,是与时俱进解决我国 “吃饭”问题的思路变化,与过去的粮食观、食物观相比,大食物观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和重要意义( 详见 1)。

  (一)扩大食物营养范围,更好满足人类生命健康需求

  大食物观是比传统的粮食观和食物观范围更大的概念。首先,大食物观不再局限于传统粮食,而是包括粮食、油料、蔬菜、瓜果、畜禽、水产、微生物等所有食物,包含了人类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其次,与传统的粮食观和食物观相比,大食物观突出营养的重要性,强调更好满足人类营养健康需求,倡导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大食物观还注重食物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倡导膳食营养科学。 再次 ,大食物观不再局限于食物生产,而是涉及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全产业链,以及食物获取、摄入、转化、利用等整个过程。这有助于打破局限于粮食生产的惯有思维,促进社会在种业、加工等各领域各环节的投资和研发,提高食物的生产和供给能力。

  (二)突破耕地资源限制,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的食物获取路径不局限于有限的耕地,而是将视角扩宽到草原、森林、湖泊等整个国土资源。这些资源可以生产食物,或者通过饲料 转化为食物,或者通过影响环境系统 影响食物的获取。相较于食物观,大食物观强调对食物资源进行开发,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食物需求,这有助于解决我国的食物安全问题。我国人多地少,难以通过有限的耕地生产出足够国民消费的食物,必须多途径获取食物。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比较优势下滑、对外依存 高等问题 。拓宽食物来源不仅可以缓解农业资源压力,还可以减少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进口,解决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

  (三)追求更高的食物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我国已经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正在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健康和味觉体验,对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食物有更多的需求。 大食物观适应了人们食物消费新趋势,它的提出及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表现。同时, 大食物观通过食物与营养提高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其所倡导的科学膳食模式,有助于促进居民膳食结构转型,解决食物结构不合理、 “隐性饥饿”等食物消费问题。森林、草原、海洋中的许多食物营养丰富,富含人 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有助于促进 人们的健康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