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03期 25-28   出版日期:2023-05-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筑牢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安全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前党的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 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 [ 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仍然艰巨。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 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 2] 。当前,我国面临着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与非传统生物安全问题纵横交错,境内生物安全问题与境外生物入侵问题交叉夹杂,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部,黑土广布,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 “中华大粮仓”的美誉创造了条件,也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奠定了根基。保护黑龙江省生物安全与粮食生产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践行二十大精神、黑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建造美好龙江家园的重要举措。新时期我们要立足于当前黑龙江省内粮食产业现状,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提高粮食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不断完善和提高其在生物安全领域风险防控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建立健全相关粮食生产安全治理的体制机制,筑牢黑龙江省内粮食生产的生态屏障,保障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粮食产量质量,巩固其“中华大粮仓”的大省地位。

  一、 完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 重视粮食生产管理安全

  黑龙江省有着广阔的黑土地,其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在粮食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是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讲过: “黑龙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要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 3] 。落实粮食生产管理安全工作是促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加强粮食生产领域的生物安全建设

  促进黑龙江农业振兴,要立足于当前省内粮食生产的基本 ,科学分析省内粮食生产的安全形势,积极应对粮食生产领域内生物安全面临的各项风险和挑战。审视重视省内粮食安全生产工作, 准确把握省内粮食生产战略规律,明确进行生物安全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在粮食生产管理领域,加强生物安全建设,完善对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体系, 坚持 “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 2 ] 。启动农业有害生物普查,查明农业生产方面有害生物底数,掌握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面积、分布及危害程度,为开展保护农作物安全生产、有效防治有害生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农作物生产管理的源头保证生产生态环境系统的完整性与平衡性,严格控制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生物种类数量,建立健全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预防,保证生态系统不失衡。黑龙江省当地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责任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好规模化经营,建立标准化体系,积极落实好粮食生产管理安全。政府要从维护人民安全、保障社会安全的战略角度,完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保护与监管制度,杜绝非法狩猎的行为发生,保护生物安全,有效防范本地物种资源丧失,从根本上保证好农作物生长的生态系统完整。

  (二)提高粮食生产管理的系统治理能力

  在保护生物安全、促进粮食安全生产过程中,黑龙江省政府要强化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实施系统治理,相关部门要系统性、有针对性的 在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坚守底线。 明确责任,强化担当,自觉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各项工作,积极履行其职能,做到源头防治,早发现、早预警、早解决。建立起防备预案机制,加强对外来生物的评估和审批,结合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常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审核复查,总结病虫害自身变异规律,积极进行防御,严防各种疫源疫病的发生,确保重大病虫蛇鼠害不爆发、不成灾,保护省内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安全。预防农作物在生产方面产生的各种问题,严禁各种危及作物生长环境的不明生物扰乱生态系统平衡。建立健全生物安全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农业粮食生产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坚持系统思维,建立绿色安全防控体系,完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在作物生长阶段跟进监督,建立起多元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检查技术,快速感应识别新发突发动植物疫情及重大传染病,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农作物健康成长。

  二、 推进生物科技创新 监管粮食生产过程安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抓住黑龙江省生物科技创新,就是抓住了保障省内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的重要命脉。推进生物科技创新,革新 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手段,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到生物安全与粮食生产过程当中去 [ 4 ] 。加快推进相关生物科技创新与农作物培育创新,研发更加安全绿色的粮食生产方式,对保护省内粮食生产过程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改进生物育种技术创新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资金投入,提高在农作物种植各方面的科技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培养和引进大批专业性科学技术人才。相关部门要积极创新生物育种技术,完善育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农业技术体制机制,积极借鉴国外在构建生物科技 方面 的相关技术经验,提高省内生物育种技术,培育更加优良的抗虫、抗病、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促进 龙江农作物种植业的发展。在农作物成长时期,健全农作物病虫害检疫控制体系,提高农作物种植效率,增加粮食产量。研制精准施药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农作物耕种收割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快预防与应对农作物病虫害方面技术的研发,为农作物害虫治理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支持,提高农作物的抗虫效率与存活机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耕作效率,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建立起公共植物保护服务体系,加  强监测预警的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增强预测时效性,及时应对突发新发病虫害病情。完善农作物防灾减灾体系,健全气象监测体制机制,完善预警机制 [ 5 ] ,黑龙江省气候多变,内涝、暴雨、阶段性干旱与低温、霜冻对农作物生产影响较大,要谨慎选择农作物种植,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二)推动绿色生产发展

  研发绿色防控技术和农作物产品,推行到各个企业进行产业化应用。加强对绿色农药的研发,减轻农药对农作物以及农业环境的污染。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具有单一化的特征,要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扩大绿色有机农作物的种植规模。重视黑土地的利用,研发黑土保护技术,开展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耕地保护制度,采用科学的轮作与耕作制度,提升黑土土壤有机质,保持黑土地的肥沃地力;建立黑土保护系统,加快推进黑土修复进程;保护黑土地所在的生态环境,创建健康平衡的农业生态系统,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期,控制区域内气温变化,最大程度的避免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加强林业建设,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能力,打造可控的生态系统。成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植保员队伍,为农作物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病虫害防治服务,贯彻落实好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