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8年04期 15-17   出版日期:2018-07-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政策推进粮食市场化进程,品牌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一、国内粮食市场化进程加快 粮价走势逐步回归市场供需

  继 2016年国内取消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及主产区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每50公斤下调2元后,2017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较上年分别下调3元、2元、5元,这是2004年国内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以来的首次全面下调,政策推进国内主粮市场化进程加快。2017年10月27日国内主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在连续保持4年不变后下调0.06元/斤至2.30元/斤;2018年2月9日2018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比2017年分别下调10元、10元和20元。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口粮绝对安全,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和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稳定政策框架,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分品种施策,分步骤实施,逐步分离政策性收储“保增收”功能,激发市场活力,同步建立完善相应的补贴机制和配套政策。全国政协2017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第7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出,保留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框架,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弹性,面向市场逐步改革最低收购价的形成机制;改进补贴方式,防止农民收入下降;以稻谷价格为重点推进稻谷、小麦价格改革,保持粮食生产稳定。

  二、政策加大“去库存”力度 政策性库存量呈下降趋势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市场购销主体,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通过完善拍卖机制、定向销售、包干销售等,加快消化政策性粮食库存。继 2018年 1月16日2 014-2016年产 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下调50元/吨;自4月18日起,2014-2016年产国家临储小麦销售底价调整为2350元/吨,上述底价为国标三等仓内交货价,相邻等级价差40元/吨。2015年产国标三等粳稻拍卖底价2600元/吨,较上年下调550元/吨;2016年产国标三等粳稻拍卖底价2700元/吨,较上年下调490元/吨;2017年产国标三等粳稻拍卖底价2800元/吨,较托市收购价下调200元/吨,拍卖底价下调幅度远超市场预期。自4月12日国家临储玉米开始投放市场,其中吉林2013年产玉米拍卖底价1300元/吨,2014年产玉米1400元/吨,2015年产玉米1450元/吨;内蒙古兴安盟及以北、黑龙江2013年产玉米拍卖底价1250元/吨,2014年产玉米1350元/吨,2015年产玉米1400元/吨;内蒙古通辽及以南、辽宁2013年产玉米拍卖底价1350元/吨,2014年产玉米1450元/吨,2015年产玉米1500元/吨。政策不断下调政策性粮源拍卖底价凸显出国家“去库存”以及“降成本”的决心和力度。

  三、 国内粮食生产主动调结构 优质品种占比逐步提高

  2017年国内粮食生产种植结构趋于优化,在保证口粮作物稻谷、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继续调减玉米面积,预计“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约2000万亩;市场紧缺的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27.5%,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优质稻、加工专用稻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17年秋冬播作物面积稳定、结构优化,预计冬小麦面积较上年稳中略减,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比例达到30%。在坚持市场导向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2017年黑龙江省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一减一稳六增”,玉米调减1477万亩,鲜食玉米、蔬菜等特色作物扩大到近1700万亩。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农业生产形势分析与展望》预计201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将可能持平略增;如果天气正常,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预计2018年全年粮食产量持平,其中夏粮产量持平略减,秋粮产量将持平略增。农业部印发的《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指出,稳定口粮面积,坚持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收储政策;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力争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继续调减无效供给,东北地区重点压减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长江流域重点压减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力争水稻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