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8年03期 47-50   出版日期:2018-05-28   ISSN:1003-2576   CN:51-1058/F
粮食流通新时代要聚焦乡村振兴新战略


  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又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 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农业部1号文件又细化了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粮食流通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是极其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重点。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着手组建开启了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新纪元。因此,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意见》等重要精神,对推进新时代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 和上级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等要求,笔者认为开创粮食流通新时代,更要聚焦乡村振兴新战略,把握关键点,找准启动点,选准发力点,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职能转变,完善政策法规,配套制度措施,加强调度协调,严格考核奖惩,整体协作联动,务求取得实效。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增强推进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紧迫责任感和自觉主动性

  《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重要商品和战略战备物资,粮食流通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进步息息相关,不可或缺,不容忽视,既是“三农”工作重要组成,也是粮食安全有机整体,必须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切实增强推进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紧迫责任感和自觉主动性。

  面对我国国情、民情、粮情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将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20字方针,进一步明确“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牢牢掌握主动权”。 《意见》又从 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总体要求、发力重点、组织领导、保障措施等12个方面高端规划、顶层设计,指明了前进方向 ,也是深化粮食流通领域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行动指南。 农业部2018年1号文件又细化了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5大方面、33项任务,也具有重要的指导引领、导向借鉴作用。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重点。全国“两会”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立即着手组建,开启了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新纪元。因此,全国各地、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与个人,更要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务求工作实效,谱写新时代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新篇章。

  二、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培育粮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新动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取得了显著成就: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12亿斤以上,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高产量、高库存、高进口、高价格、高补贴“五高”现象明显,流通领域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优质品种供给不足的矛盾并存,粮油产品供给质量亟待提高;粮食消费由数量保证向质量保证转型,并 体现为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便利”跃升; 粮食品种种植结构调整、轮作休耕实施、库存消化加快、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和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变化等,又给国内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平衡粮食市场产销供求形势与格局带来新变化、新挑战。

  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和流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库、藏粮于民、藏粮于企、藏粮于市战略,坚守土地、耕地、种粮用地“三条红线”不动摇,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划定和建设,确保上图入库、落地到户,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坚持实施质量兴农和品牌带动战略,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结构,加快“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效益,推动粮食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加优质、高产、高效、特色品种供给,确保“国内粮食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逐步实现由“种粮卖得出、吃粮有保证”向“种粮有效益、收粮存得下、储存保安全、应急全覆盖、吃粮保放心”转变,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夯实粮食综合生产发展能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