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需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1]
,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后,
在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科技扶持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
美国作为农业大国也经历了由自耕型农场向商业型农场发展的转变,与此同时伴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与农场数量的大幅减少。1850年可以当作美国开始大量使用农业机器的起始,1915年到1921年间,农产拖拉机增加的数目据估计是25000到350000[2]
。美国农业部统计资料表明,近一百余年间美国农场数量经历了小幅增加—快速减少—缓慢减少—基本稳定的变化过程,1935年达到峰值700万[3]
,随后农场数量逐年减少,到1992年农场数量减少到210.8万个;这之后,农场数量基本稳定在210至220万之间;呈现出专业农户下降、兼业农户上升的态势[4]
。
随着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深化,收购主体逐渐市场化,价格由市场决定,农民将直接面对市场,而合作社的建立不仅可以改变单个农户在市场谈判中的弱势地位[5]
,还可以通过向农户提供专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户均耕种面积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规模化生产以及发展合作社具备天然优势;养殖业北移更是为玉米就地转化、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街道山前村万欣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讨论分析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与
遇到的问题,以期为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推进产后服务中心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决策参考与经验借鉴。
一、万欣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万欣合作社成立于
2007年,以农机起步,成立之初仅有7名成员。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后,合作社逐渐形成了“合作社—合作联社—公司”的发展模式。其中,合作联社是将分散的合作社集中起来,以出资入股的形式进行联结的集体组织;公司则是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对接采购、技术合作、贸易等环节,以农业为主要经营范围的市场主体形式。
经历了
10年的探索与实践,万欣合作社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生产服务模块。
农机方面,合作社共计拥有
220台(套)农业机械,可实现“耕、种、收”全生产流程的机械化与现代化。
种植方面,万欣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7500公顷(11.25万亩),约占到公主岭市玉米种植面积(8万公顷)
的9.4%。流转土地约720公顷(1万多亩),其余为租赁以及托管。
收储加
方面,平均每座烘干塔的烘干能力为400吨/天,自10月中旬收获之日起,烘干至来年4月,烘干作业5个月,满负荷运转可烘干约6万吨。据悉,玉米水分大(30%)时烘干能力约为320吨/天,水分适中时(2—
27%)约为400吨/天,玉米水分小(23—24%
)时约为500-600吨/天。烘干设备采用相关发明专利,通过分级降水以确保玉米烘干后的品质。初加工产品为玉米面、大碴子、小碴子、速食玉米和玉米面精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