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45年独立后印尼大米生产概况
历史上印尼曾经有过稻米种植的辉煌时期, 16世纪前后,大米在爪哇是最重要的商品,当时东南亚最繁华的都市马六甲的大米也主要靠爪哇供应。然而到1945年印尼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时,印尼的稻米产量已远远滞后于国内需求,不得不通过进口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到20世纪70年代末,印尼已成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之一。这种情况从80年代逐渐开始好转,1984年,印度尼西亚水稻产量实现自给自足。但进入90年代之后,印尼政府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部门,加上人口的快速增长,从1991—1994年间稻米产量一路下滑至4660万吨。此时,印尼大米进口开始增加,政府意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次加大对水稻生等的投入。1995—1996年,印尼全国稻米总产量增长至5105万吨,开始高于国内消费的总量,再次实现大米自给自足。1996-2007年,印尼水稻产量呈波动趋势发展,总体上变化不大,但随着印尼国内人口的急剧增长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2008年国际大米价格增幅明显,给印尼等大米进口国家带来较大影响,加剧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困现状。为此东盟和中日韩三国签订了东盟与中日韩大米紧急储备(APTERR)协议,确定10+3各国共为该机制专储787000吨大米以应对国际米价波动或者地区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援助对大米的紧急需求。 但这并不能解决印尼大米短缺的现状。多年来,印度尼西亚一直致力于实现大米供应的自给自足,但这一目标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2008-2009年得以短暂实现。
在1969年至1990年期间,印尼种植稻米的面积增加了33%左右。然而从那时起,许多在爪哇的稻田也转为非农业用途。 仅以爪哇巴拉特地区为例,1993年其稻田收获面积为2 152 592公顷,到2015年则锐减至1 857 612公顷。 2016年印尼大米产量达7914万吨,比2015年增长11%,印尼已实现大米自给自足。但总体来讲,印尼的大米生产没有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充足的水平,未来大米生产仍可能产生浮动,因此需要印尼各方继续加大对水稻种植的扶持力度。
二、印尼政府为提高粮食生产所做的努力
谷物结转库存量是指新的谷物收获时仓库中的原有库存,它是衡量食物安全的最基本指标。 2001年,世界谷物结转库存量平均能保障107天的消费需求,但到了2002年,世界谷物消费超过了生产,这个保障数值减少了三分之一下降为71天。在印尼,历届政府也充分意识到食物短缺的严峻形势,采取多种举措提高粮食产量。
(一)苏加诺时期
由于常年战乱,1945年独立时印尼国内粮食生产百废待兴,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苏门答腊和苏拉威西武装叛乱频发,这时苏加诺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稳定国内形势平息叛乱而不是经济建设上。苏加诺上台后曾把农业生产生产尤其是粮食作物生产放在重要位置,修复遭战乱破坏的水利设施,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但国内稻米产量仍远远落后于庞大的内需。1956年苏加诺政府制定并实施“五年建设计划”力图改变殖民地经济结构实现工农业的发展,1950-1952年实施了“三年大米自给计划”,1961年一1969年实施“八年全面建设计划”,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又拒绝接受外部援助,上述战略在实现程度上大打折扣。加之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印尼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3%,人均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满足粮食自给自足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二)undefined苏哈托时期
苏哈托上台后利用各种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解决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力图实现大米自给自足,这种战略也被外界称为“绿色革命”。当时农业发展的首要重点就是开发用于国内消费的粮食作物。1967年,印尼政府颁布了外国投资法令,一改苏加诺时期对外封闭的政策,开始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印尼农业开发战略开始出现转折。1969-1974年印尼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重点就是发展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业相关的配套产业。为了稳定国内形势,满足国内粮食需求,苏哈托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起了绿色革命,它最明显的成效就是使印尼大米产量从1969年的1052万吨增长到1973年的1452万吨,增幅远超预期目标,高达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