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捍卫土地红线,保障粮食生产底线
耕地保护一直是各个国家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阻止耕地资源的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巨大,面临的粮食供给问题尤为突出,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虽然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制度,但耕地的非农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线、二线城市对土地的需求将会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有可能进一步减少了我国耕地面积,将直接威胁我国制定保障 18亿亩红线的战略。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还可能导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我国耕地面积2010年减少了1.30万亩万亩,到2016年又减少了1.35万亩,其中中低等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5%,预计到2020年中国耕地面积将再减少66.67万亩。[1]环境污染和耕地占优补劣等问题导致耕地质量下降更是难以估算。我国要严格控制现有耕地的流失现象,政府必须出台一系列的保护耕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控制占用耕地的面积,严格考核占用耕地用途,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立耕地保护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二、推进循环农业,保护土壤养分
农作物生长需要优质的土壤,只有肥沃的土地,才是人类永久的财富。目前我国对农作物施用大量的化肥,全国氮肥利用率达到 30%~40%,造成上千万吨的氮元素流失到农田之外,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产量,造成农产品品质低劣,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甚至降低了收入。过量使用化肥,就会使化肥迁移至周围的土壤中,使河流湖泊呈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大量的化肥消耗煤炭、磷矿石、硫资源,对我国环境和能源会造成巨大的危害。[2]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问题。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农业传统的废弃物,完成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和再利用过程的转化,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按照物质流动的方向组成产业链条,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价值增值。利用多层次、多环节的物质和能量转化把废弃物重新被农业利用,使各种废弃物携带的营养又重新归还土壤。通过合理的生态系统和高效生态技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促进生态平衡,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采取多元化进口战略,保障粮食供给安全
适当提高我国粮食进口的数量,在短期内可以解决粮食的供给安全,从长期来看可以节省大量的水、土地、化肥,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对我国土地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
根据国家制定粮食供给战略,2020年粮食自给率降至90%,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和消费水平进行评估,进口10%的粮食可以减少393.4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46亿m 3 用水、118万t化肥。可以使我国土地和水循环系统得到修养生息。农业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的缺口将增加到1亿t以上,这表明中国粮食完全靠自给率来实现粮食安全越来越困难,中国必然成为农产品的进口国,中国需要提高粮食进口的依存度。[3]在当前世界贸易的趋势下,适当降低粮食进口预警阈值(又叫临界值),总体粮食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的10%,其中小麦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的5%,稻谷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的3%,玉米作为口粮消费的比重较低,只占国内消费的2%。从目前看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缓解未来的粮食压力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粮食产量在连续增产的背景下,需求的缺口也在不断的扩大,说明我国家粮食需求增加得很快。对各种大宗农产品采取进口市场多元化,制定农产品贸易战略规划,努力构建持续、稳定、高效的资源型农产品进口供应链,提升贸易水平。在坚持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的原则下,进口未加工的农产品来降低进口成本。限制出口原始农产品,以保护国内基本农产品的供应。利用国际贸易之间的差异,发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适度出口,以此作为调节粮食供求品种结构的辅助性渠道,推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