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4年05期 24-29   出版日期:2024-09-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生成逻辑与治理之道



  粮食安全是 “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出“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粮食实现 “二十连丰”,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受资源与环境双重硬约束,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粮食安全事关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打造零饥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构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最终目标。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理解其基本内涵、论证其生成逻辑并探讨其治理之道,对形成更加安全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粮食安全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基本内涵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愿 继续 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命运与共、和衷共济,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加强粮食安全 减贫领域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号召全球粮食安全合作,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是近些年见诸新闻媒体报道较多的词汇,然而,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命题,学术界对其关注稍显不足,相关概念散见于少数文章之中 ,尚未清晰界定其概念,也并未形成系统的研究,这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从词语本身而言, “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是“全球粮食安全”与“命运共同体”的组合,对这两个词语的清晰界定,是廓清“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界定,我们可以将“全球粮食安全”理解为“确保全球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他们需要的基本食物”。“命运共同体”衍生于“共同体”概念。希腊语中“共同体”(Koinonia)的词根“Koino”,指基于共同利益的人群的结合,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将共同体理念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之中,认为共同体是基于本质意愿而产生的靠习俗、情感和共同义务来维护的个体间亲密且持久的社会关系 [ 6 ]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国际重要场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了宏大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崇高的时代使命。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是指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利益相关方为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所需的基本食物而形成相互联结、相互影响且关系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全球粮食安全对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吸纳,丰富并发展了全球粮食安全的内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加深粮食领域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危机,进而增进人类福祉提供了新的可能。

  二、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

  中国的粮食安全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粮食安全也需要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粮食和能源等多种危机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共渡难关,共创未来 。在全球粮食危机加剧的国际背景下,构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一)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生成的理论逻辑

  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承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全球治理客观规律的认识,是推动改善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重要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了世界的深度融合,但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主权不平等 。事实上,马克思早已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共同体思想的虚假本质提出了批判,通过深刻分析异化劳动,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是以普遍人权、政治自由为幌子的 “虚幻共同体” 。同时,马克思在融合 “世界市场”“普遍交往”“世界性历史”等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了共同体思想的飞跃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支撑,也是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来源。粮食安全是基本人权,也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基础,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既关注一国内部粮食安全风险,也关注一国不负责任的粮食治理政策产生负外部性造成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失序。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主张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利益相关方,包括主权国家以及 政府间国际组织 、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合作消除意识形态偏见与对抗,从而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合作。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粮食 安全治理中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 “真正的共同体”在现实中的印证,其核心要义、目标维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根本认知,指明了我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方向,确定了我国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的基调和目标,充分展现了全球治理赤字背景下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历史主动精神。

  (二)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生成的历史逻辑

  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 中华 人民 共和国成立之后 持续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支持与粮食援助,在推进世界粮食安全中不断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1949年 全国粮食产量仅 1.13亿吨,人均口粮不足1天1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方式解决自身吃饭问题的同时,积极开展对越南、朝鲜等周边社会主义国 家的农业援外工 作,并逐步扩展至亚非拉等多国。 1967年,中国与几内亚、马里等12个非洲国家先后签订援助协议,除提供粮食等涉农物资援助外,还承担了一些涉农成套项目援助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启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和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完善。在我国农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援外工作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项目长远效果,不断丰富项目类型、资金手段和援助方式。 1979年我国将杂交水稻技术向世界推广,目前已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00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方。此后,我国一直是南南合作的重要战略伙伴,并成为 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援外工作进入新时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我国农业援外工作理念持续创新、机制日臻完善、维度不断拓展。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全球合作发展及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我国成立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拟定对外援助方针,推进援外方式改革,编制对外援助方案和计划,确定对外援助项目并监督评估实施情况。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把粮食安全列入八大重点合 作领域之一。截至 2022年7月,我国已 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农业技术 1000多项,带动农作物平均增产30 % —60 %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援外之路,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力量,也为构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经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