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
“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
‘
千万工程
’
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
”
。
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之一,其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安徽省粮食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的多元化种植格局,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分析安徽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现实挑战与未来进路,有助于为全国各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案例参考与决策借鉴。
一、安徽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
(一)粮食生产现状
一是粮食整体产量稳中有增。从整体上看,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在过去
4年呈现递增态势,连续7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2023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再破1亿亩
(
1亩≈0.067公顷)
,比上年增加
30.3万亩,增长0.28%,总产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实现“二十连丰”。其中,夏粮面积4294.9万亩,增长0.47%;秋粮面积6450万亩,增长0.16%。
二是粮食单产持续提升。
2022年,安徽省财政新增投入11亿元直接用于支持粮食生产;2023年,安排资金1亿元,以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为重点,聚焦单产提升,在全省范围内创建了25个省市县三级共建优质专用粮食指挥田和125个精耕细作示范点。2023年安徽省省粮食亩产377.3公斤,比上年增加3.57公斤,增长0.96%。其中,夏粮亩产405.3公斤,增长0.6%;秋粮亩产357.9公斤,增长1.23%。
三是主要产品稳定增产。以
2023年数据为例,安徽省油料播种面积965.2万亩、扩种122.3万亩、增长14.5%;总产量189万吨、增长9%。蔬菜播种面积1180.9万亩、增长2.3%,产量2630.1万吨、增长3.6%;水果产量828.5万吨、增长3.8%、茶叶产量14.6万吨、增长3.2%。肉蛋奶总产量755.7万吨、增长6.2%,其中,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为206.3万吨、53.6万吨,增长10.5%、5.7%,猪牛羊禽肉产量495.8万吨、增长4.5%。牛养殖规模183.3万头、增长1.6%,牛肉产量11.7万吨、增长0.5%。水产品结构优化,安徽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87万亩,总面积达720万亩,增长13.7%,全省水产品产量254万吨,增长3.5%,水产品结构持续改善,虾蟹类产品占比进一步提高。
(二)粮食加工现状
一是粮食加工业年产值不断上涨。安徽
省
全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预计粮食加工业年产值突破
3100亿元,稳居全国前列,其中亳州、六安、马鞍山、淮南、滁州等市增幅较大。
二是重点粮食产业销量增势喜人。安徽省粮食产业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小品种油脂、杂粮、主食品加工、粮油机械制造等,其中粮油产业是安徽省的优势粮食产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安徽省粮油产业不断壮大,产量和质量
都
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在粮油加工领域,安徽省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粮油加工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市场占有率逐渐扩大。
“皖美粮油”公共品牌建设不断向好发展,2023年,安徽省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3027亿元,比上年增加221亿元,同比增长7.9%;粮油产品销售收入2809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8%,其中互联网销售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25%。
(三)粮食流通现状
一是粮食流通机制逐步完善。安徽省发改委于
2021年和2022年分别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和《安徽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对安徽省的粮食流通体系
作
出了有力的政策指导。在相关单位的努力下,近年来安徽省建设了一批粮食批发市场和粮食物流中心,采用信息化技术和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质量,降低流通成本,保障了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各级质检单位加强了对粮食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建立了健全的质量检测和监测体系,确保粮食流通环节中的质量安全。
二是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农业科技服务效能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稳步提升,科技强农作用日益显现。科研院校农业类国家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首次实现零
的
突破,国家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发展迅速,全省国字号企业研发平台达
11家,一批生物种业、中药材精深加工、现代农业装备等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平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省部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增长,覆盖种质资源保护、主要粮食作物、重要农产品、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等领域。持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性科研条件能力建设,全省省级以上各类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总量达214
个
。其中,国家级平台
14
个
、省部级平台
131
个
,逐步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国字号自主创新平台为引领,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骨干,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为支撑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
三是粮食流通格局不断拓展。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安徽,自然条件兼具南北之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科技装备支撑能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等均走在全国前列,农产品直通长三角地区高端市场,勇立潮头的农村改革正在持续释放全省农业发展活力。近年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下,皖沪两地粮油产销协作程度不断加深。据不完全统计,安徽常年销往上海的优质粮油超
70万吨。此外,安徽还积极开展粮食领域双招双引,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省市共建多层次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激发粮食市场活力,为端好中国饭碗提供有力支撑。
二、安徽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
(一)粮食生产环境面临挑战
安徽省粮食生产环境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气候因素不稳定。安徽省气候变化较为显著,降水不均、气温波动等因素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二是化肥、农药使用较多。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容易导致土壤污染,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部分地区土壤肥力降低、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壤结构疏松等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过度开发问题。安徽省部分地区存在过度开发、乱砍滥伐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部分地区农田灌溉水质恶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长。
(二)粮食生产结构亟待优化
粮食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要以科学合理的粮食生产结构为基本依托。当前,安徽省在粮食生产结构层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结构单一
。从农业生产结构来看,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物生产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二是规模小
且较为分
散
。安徽省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小农户,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三是技术水平不足。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缺乏高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方式滞后,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四是生产成本较高。安徽省农业生产中存在劳动力成本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降低了农业竞争力。
(三)粮食市场扩大存在阻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安徽省粮食产业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挑战。一是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压缩了粮食产业的利润空间
。
此外,物流运输成本较高,仓储设施不足,粮食流通效率有待提升。二是流通效率仍需改进。安徽省粮食流通体系中存在一些中间环节过多、效率低下的情况,导致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农民收入不稳定,粮食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三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际粮食产业链的稳定性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国内粮食市场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国外粮食产品的涌入给国内粮食市场带来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