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要适当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完善粮食生产者补贴政策,探索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扩大农业保险的种类和范围,
建立粮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对粮食单产量大且质优的农民进行资金奖励,
激发农民主动种粮的积极性。
在当前大国小农的背景下,实现粮食生产和储存的现代化,真正
藏粮于民
、
藏粮于村
,是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基础。但是,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从事商业等工作的收入远高于种粮的农业收入,农民的种粮意愿
较
低
,并且许多农民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选择弃农从事其他工作,对农业经营存在抵触和应付心理,导致农村的土地出现
“撂荒”现象,这不仅对粮食生产带来了挑战,也对农民自身的经济收益和生活质量构成了威胁。因此,要统筹好小城镇城市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有效衔接,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兼顾农民的种粮意愿,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并进发展,共同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实现农民的丰产增收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小城镇农民
种粮意愿
是
决定农业生产稳定性和粮食供给充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
维护粮食安全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小城镇农民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不仅可以为制定粮食安全政策和农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也有助于促进小城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供给的稳定与充足。
研究表明,农业补贴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显著作用,
深受农民的欢迎和支持(
曾智
等,
2023;孙前路,2018);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认知特征与种粮积极性有直接关联;粮食的成本收益和种植的外部环境对农民种粮意愿也有重要影响(马丽,2021)。粮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与生产资料,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吴玲、
苑承丽
,
2021);而农民作为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微观主体,其种粮的主观意愿是决定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欧名豪
,
2022)。但是,在一些小城镇地区,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
种粮意愿低下,导致农村粮食生产基础不稳固、粮食产区供给不平衡、种植效益不高、劳动力不足、种植规模不明显等问题(李君成等,
2023;汪茜等,2023)。在农民种粮意愿不高的背景下,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问题是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保障粮食供给的重中之重(冷亦欣等,2019)。与此同时,由于粮食的功能也
从最开始解决人民温饱到现在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中流砥柱,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领域(徐蕾、关博,
2023)。所以,不能为了实现粮食的产量指标,使农民被迫进行耕种,而是
要
在保护粮食产量的同时,兼顾农民的种粮意愿,维护农民的种粮权益,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和各种补贴,让更多的农民主动投身于粮食种植的实践中
。
二、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是指一些乡镇正在经历着从乡村性社会向城市多产并存转变的过渡型城镇,它介于乡村和小城市之间,既具有一定的乡村性质,又具有不完善的小型城市形态,村落的平房和街道的楼房相互交杂,人口数量相对较多,有着比较完备的基础配套设施,社会经济水平远超同级别的乡镇,农民从事的职业也趋向非农化。
三、数据收集及研究假设
(一)数据来源
L镇作为山东省潍坊市东南地区乡镇发展的代表,自古就是重要的商贾要道,当地的吃、穿、住、行、娱、疗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远超区域内的其他乡镇,经济发展水平高,农民的从商意愿强烈,不愿深耕农业。因此,L镇成为了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并于2023年暑假从L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开展农民随机问卷调查。为了保证收集数据的准确性,采取发放问卷、实地访谈等调查方法,通过与农民一对一的交流后,再由调查员填写相关信息。本次调查共收集数据102份,其中有效数据98份,无效数据4份,数据的有效率为96.08%。
(二)样本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
102位农民中,种粮意愿较低的59人,种粮意愿一般的27人,种粮意愿较高的16人。其中,调查的农民以男性为主,占比67%;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中小学及以下的学历的占比高达83%;有大约超过85%的农民认为市场粮食价格过低和粮食的种植成本过高;仅有6%的农民对农业补贴较为满意;另外,72%的农民种粮意愿受制于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
(三)研究假设
、
种粮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它的市场价格和种植成本对农民的种粮意愿有直接影响。如果市场供不应求,粮食价格较高,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则
会增加种粮意愿;相反,
则
会
降低种粮意愿。种粮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特别是在播种、除草、收割等关键时期,如果农民的种植成本高于粮食收入,利润空间得不到释放,农民的净收入与劳动、投入成本之间的差距过大,这将直接降低农民从事种粮的意愿;如果农民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空间,他们开展种粮活动的意愿就会增加。
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1
。
假设
1
:经济因素对小城镇农民的种粮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政府为农民提供一些保证粮食收入的政策性支持措施,如补贴、奖励、减税和受灾拨款等,对农民的种粮意愿有重要影响。如果政府能够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农民可能更有信心种粮。例如,国家各种粮食作物的农业补贴,可以为小城镇农民提供额外收入,从而增加他们从事种粮活动的积极性。农业补贴可以弥补种植农作物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农民的利润空间,
减轻种粮农民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种粮意愿。
据此提出研究假设
2
。
假设
2:政策因素对小城镇农民的种粮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