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
3
)》显示,我国
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和
影响
显著
区
。同时,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区域间差异明显,高温、强降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农业对气候变化最
为
敏感,
气温
、降水等气候要素的
变化会
加剧农作物产量波动(尹朝静等,2016;陈源源,2021)。研究表明,至21世纪末,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
可能
最多
因为
气候变化减少37%(吕亚荣等,2010)。稳定粮食产量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要求,
“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
四川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截至202
3
年,粮食产量
已
连续
4
年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四川省作为“天府粮仓”,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202
3
年四川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指出,自1961年以来,四川气温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极端
气候
事件增多增强趋势明显,
全年
降水量
偏少
,
给其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当前关于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多,大多是从计量模型分析和预测模型分析两方面分别展开。在计量模型分析上,主要运用经济-气候模型,关注不同气候因子的变动、生产要素投入等对不同地区的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整体来看,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较为显著(周曙东和朱红根,2010)。高江波等(2022)研究了东北黑土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发现气温改变了东北黑土区作物物候,进而影响作物生产。高雪等(2021)认为气温、降水总量对农户适应性行为分别具有正向和负
向
的影响。杨宇(2017)利用1980-2010年黄淮海平原的省级数据分析发现,气温对小麦单产的影响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尹朝静等(2016)在对1984-2013年间我国28个省粮食生产的研究中发现,降水量每增加100mm,粮食产量增加0.67%-0.85%。
第二类是预测模型分析。周文魁(2012)指出
,我国粮食总产量将会在干旱、水资源短缺情景下减少
0.5%
,在
升温
情景下
减少
10.1%
。
王丹(2009)预测得出到2050
年
,在中高和中低排放的情景下,气候变化对我国三大粮食的增产都呈现负
影响
。杜建斌(2020)系统分析1951-2015
年间
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受灾
面积和
粮食
产量
的变化趋势,得出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旱灾显著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
梳理现有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但已有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当前研究多关注气候变化对具体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却较少有
从粮食总产量层面探究气候变化影响;第二,当前学者普遍利用各省份或者市州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也存在
部分学者采用全国或某一省市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然而利用县级数据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文利用2001
-
2021年四川省各粮食种植县(区)的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及
各气象站点的
气候变化数据实证分析气候变化对四川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
“
天府粮仓
”
提出针对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数据来源与
研究区概况
(
一
)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1-2021年四川省
1
83
个
粮食种植县(区)
的粮食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及气候变化数据展开研究。由于在此期间四川省进行了多次区划调整,本文为实证研究的合理性,将广安市前锋区合并到广安区,将巴中市恩阳区合并到巴州区。由于成都市五个主城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耕地分散且
其
面积较小,故未将其纳入研究范围
。
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人口密度以及社会人文状况等方面与四川省其他市(州)存在显著差异,故未纳入研究范围
,本研究最终的分析对象为
1
45
个粮食种植县(区)。
本研究的气象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2001-2021年
发布
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年值数据集》,包括每年平均气温,平均降水,涵盖了四川145个气象站点
;
粮食
生产
数据
和投入要素数据均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