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4年01期 9-13   出版日期:2024-01-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现如今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 “三农”问题一直是备受高度重视的问题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其中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河南省的农业总产值虽然一直在提高,但是 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社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科技发展水平滞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缓慢,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

本文通过使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河南省 2021年17个地级市(济源示范区除外)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寻找不足,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研究主要围绕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李大胜设置了畜牧业和水产业等 14个测度指标来评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王爽英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湖南省农业发展的 8个指标,提取了3个主要成分,得出影响农业现状的核心指标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结论 辛岭等运用了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来构建模型组测算模型对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进行评价。 同时 辛岭等通过使用熵值法来分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我国 13个粮食主产区进行分析评价, 发现 各个主产区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呈现出动态变化 趋势。 王得华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各地市农业竞争力的分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各地区之间 竞争力 差异较大 ,发展模式形成 资源禀赋促进型 政府政策扶持型 结构优化发展型 投入支撑型 结构相对单一型 五个类型 刘凌运用因子分析法对 2007年全国31个省市的14项指标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水平较低。 文振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海南省各市县的农业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提出扩大生产面积,增加农业用地。 闫丽新等提出影响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农业科技,探讨了农业科技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对策建议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本文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评价了河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样可以找出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最终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关于发展河南省农业整体生产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农业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一定的适应能力,并同时实现技术、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发展的总体能力。

本文以2021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情况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202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使用的是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潜在因素并解释一组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复杂性,并找到对于这些变量的共同影响因素。由于河南省农业生产水平评价指标和评价对象数量较多,而因子分析法是用少量变量来反映多数变量的计量统计方法,因此,本文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法来对变量进行处理,并且综合地对各个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三、实证分析

本文研究收集了2021年河南省17个地级市(济源市示范区除外)的7个农业指标的相关数据,并且进行标准化处理初始数据,然后通过SPSS软件分析标准化后的数据,从而得到数据相关性检验结果。经过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示,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01,临近0;KMO的统计量系数为0.794,大于0.6。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知本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