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尤其在中国,粮食安全更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着国家独立、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中国的粮食安全态势对世界粮食安全格局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耕地减少、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农业劳动力流失等诸多问题相继出现,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粮食安全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的形成、作用机制、脆弱性等方面展开。徐李璐邑认为粮食安全与城市化之间的问题,从本质来看,是城市化进程中产业之间的发展与协调问题
;冷智花等从人口、土地、制度三大关键要素在城乡与区域间的演变分析了快速城镇化
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的形成机制
;高延雷等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城镇化影响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细分的实证分析
;姚成胜等运用
VSD的脆弱性分析框架,对1991-2015年中国粮食安全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并探究了中国粮食安全脆弱性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驱动因子
;李隆玲等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观察乡村人口变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陈相利等以河南省为例,通过构建粮食
-城镇化-生态多维耕地压力测评体系,利用弹性系数量化分析城市化进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何悦等以我国
13个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促进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综上所述,就研究方法而言,粮食安全与城市化关系的研究多采用逻辑推演、理论说明、中介效应模型、
VSD脆弱性分析、弹性系数量化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就研究区域而言,对国家层面的大区域尺度关注较多,对粮食主产区关注较多
。
此外,现有文献对时间序列特征的探讨较多,对空间格局的关注不够
。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探讨其粮食安全系统与城市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正确评价云南粮食安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为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
)
研究区概况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陆疆,北纬
21°9′
~
29°15′,东经97°31′
?
106°12′之间。全省
总
面积为
39.4万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以亚热带山地气候为主,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分异显著;降水以降雨为主,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其水资源量却只有全省的5%
[9-15]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2020年全省建成区面积达1991.59平方千米,相比2009年,建成区面积增加708.21平方千米,年平均增长率为4.59%;城市人口比重与二三产业劳动者比重分别达到50.05%和53.36%
。
与此同时,粮食总产量从
2009年的1576.92万吨提高至2020年的1895.86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69%;粮食单产由2009年的3.75吨/公顷提高至2020年的4.55吨/公顷,年平均增长率为1.78%,
相对城市化指标,粮食安全指标的增幅较小。因此,有必要对云南城市化系统与粮食安全系统的关系进行定量评价,从而为高原山地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