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3年02期 24-26   出版日期:2023-03-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以沙洋县为例谈湖北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但是近几年来,在新冠 疫情肆虐、世界经济疲软,极端气候变化等的影响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沙洋县是湖北省 大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 ,地理位置优越, 素有 “鱼米之乡” “小汉口”之美誉。 如何更好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创造先进经验,发挥样板作用 ,实现粮食产业由 “大”到“强”转变, 保障粮食安全, 是沙洋县肩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沙洋县 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粮大县地位突出。 沙洋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具有丰富优质的粮油资源。根据统计,沙洋县现有耕地约 194万亩,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约125万亩,产量在75万吨以上;优质油菜种植面积约70万亩,产量约11.5万吨,粮油产量位居全省首位,粮油大县 地位突出。全县现有国有粮食收储企业 2家 从业人员 100 人、纳入统计的地方民营粮食企业 40家, 粮食仓容 80 万吨

  (二)粮食产业基础较好。 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沙洋县不断加强农村耕地质量建设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紧抓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使粮食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大幅改善 2021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 0 万亩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田的灌溉保障和抗灾害能力,沙洋县大力实施 灌区配套设施续建和现代化改造工程,提高 农业产出率。为了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沙洋县进一步 强化 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应用, 其中 插秧机保有量 位居全省首位 全县农业 机械化率 85 % 以上 除此之外 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业附加值,沙洋县积极谋求与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同搭建了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和再生稻生产示范基地等平台,在农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收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粮油加工龙头较多。 2004年粮食流通市场化之前, 沙洋县 缺乏 粮食 龙头企业 ,也 没有精品名牌 诞生 粮食 流通 市场化 ,通过对外招大引强,对内培优育强, 形成了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大米加工企业 50强 —— 湖北洪森实业(集团)为核心, 、环星油脂 实业等 6 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 红华粮油 12家市级龙头企业为后劲 , 竞相发展的格局。 打造了 洪森 ”“ 龙池 ”等 中国驰名商标 和一批全国、全省精品名牌。在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全县发展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 52家, 优质稻米出产量超过 70万吨,油料产能近20万吨, 成为全国重要粮油生产基地

  (四)农业改革成效凸显。 近些年, 沙洋县 通过不断 探索,持续 深化农业 领域 改革, 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激活 在农业合作社改革方面,沙洋县成为全国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 试点 单位 农民 合作社 多元化 发展 ;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面,不断提升农业用水综合效益,在全县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全面节水、有效供水、合理用 的良好机制 亩均降低生产成本 8元以上, 完成农业水价改革 24.4万亩任务, 稻虾共作等优质示范农业产业相继涌现,农业效益成倍凸显,农村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除此之外,沙洋县还持续巩固深化按户连片耕种、农村宅基地改革、农村公益服务等 改革成果 ,激活了乡村发展 资源 要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 扶持有待优化 。一是 财政支持力度不足 沙洋是 传统的 农业大县, 二三产业发展 基础和发展空间 不足 财政税收有限,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 国家虽然对粮食生产大县有相关的 奖补政策, 补助 有限 难以弥补沙洋为保障粮食安全而付出的成本 二是 最低收购价涨幅不高。 近年来,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高的年份为 2016年,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为1.38元/斤,此后逐年降低,其中2018年下降幅度最大,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格为1.26元/斤, 虽然此后粮食收购的最低价有小幅上涨,但是每次涨幅都不高 2022年公布的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 仅上涨 0.01元。 农药、化肥以及种子等物价 不断 上涨,农户种植成本逐年递增,当前国家公布 的最低收购价格与 农户预期相差 大。 同时稻谷 最低收购价启动时间 迟于 沙洋 稻谷 上市时间 沙洋 农民稻谷收割时间大部分 集中 8月中下旬,由于 此时 未启动 稻谷 最低收购价 预案 ,加之 农户 劳力和自家存粮设施不足, 农民收获的稻谷 直接出售 粮食 经纪人,没有得到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惠 不利于农民增收。

  (二)种粮效益 有待提高 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降低生产成本,国家 持续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民减负 生产 资料 成本 不断 上涨 实际 收益 影响 有限 导致 农村 “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沙洋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常住人口仅有 39万余人, 六次 全国人口 普查 相比 减少了 32%,年平均减少率 4%。 根据 笔者 调查 走访的 3个村来看,户籍人口在村生活的比例最高的不超过60%,一般在50%左右,且年龄结构偏大,主要劳动力集中在55-65岁。 导致 农业生产既缺乏劳动力,又缺乏技术性人才。

  (三)产业链条 有待完善 。一是生产环节,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村 “空心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农业带头人合作意识不强,创新引领带动性 还存在差距, 农业结构性矛盾越突出 ,主要表现在亩均产值上,沙洋的亩产效益仅 1000元, 农产品合作社实体化运转进展缓慢,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性不强。 二是加工环节,农产品深加工严重缺乏 。产业发展资源依赖性强, “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总体处在价值链中低端。 三是流通环节,品牌化程度不高。 沙洋县虽然是农业生产大县,但是农业加工企业却是多而不强、小而不大 。目前, 沙洋县仅有一家粮油 国家级龙头企业 (洪森集团)。 农业品牌多而不强、杂而不响,目前还没有农产品入选所在行业全国十大区域公共品牌, 没有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 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 企业发展有待突破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粮食购销 市场化调节逐渐成熟,基层 国有 粮食收储 企业面临着发展瓶颈 一是企 业生存困难。 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经营权限有限,只能通过收购、仓储等方式获得收入, 一旦 未启动最低收购价粮食预案,加大出库力度, 便 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企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二是 企业管理压力大。 随着粮食系统企业改制、人员分流,基层站点人员锐减,加之基层站点分布广、库点多,需要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企业管理压力和责任不断增大。 三是 员工年龄结构老化。 当前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普遍老化,青黄不接、断层现象突出 50岁以上员工占比达68.5%,且大部分员工超过55周岁,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难以适应当前新要求。 四是 仓储设施老化。 沙洋县国有粮食仓储设施普遍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最早有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原建造标准过低 全部为砖混、砖木结构的平房仓,密闭、保温、隔热性能差。 同时, 仓库布局不合理, 大都 是按行政区划布局建设的,大多数库点地处偏僻。总体规模偏小,大多数库点仓库容量在 5000吨以下,不适应规模化管理要求。 仓储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企业 改革 ,基层企业实行市场化经营,无力对仓库进行较大程度的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