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06期 44-47   出版日期:2022-11-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探析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这对于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2021年4月,国家出台了《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各级政府应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以上中央政策和法律的出台表明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够起到补齐乡村人才资源短板、推动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等重大功能。然而,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但各地在实践过程中依然遭遇了一定的现实阻碍,亟需探索有效路径化解现实中遇到的 问题 ,促进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本研究依据文献分析及实地观察方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意义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路径的现有不足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促进培养路径的优化与改进。

  一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补齐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短板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但是,当前 农村面临着严峻的人口流失问题,农村主体多为留守老人、 儿童,难以担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并且 城乡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 使 我国农业人口 虽然 绝对数量较多但 受教育程度却处于较低水平,进而影响 农村人才资源 供给。比如 2016年 我国农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占农业总人数的 9.2%,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农业技术培训人员亦是仅占农业总人口的10.3%,二者均处于较低水平 [1] 。据此,亟需在乡村内部培育一支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来补齐乡村人才资源短缺这一短板。而教育与培育在推动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有效补 农村人才资源短板,提升农民专业素质,打造乡村振兴核心主体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解决 “谁来种地”难题

  新型职业农民相比于传统农户,更倾向于将先进的技术、资金、管理方法等现代农业元素运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中,进而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有研究表明,农户的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与农业生产率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传统农户如果继续保持原有农业资本、劳动力、机械投入力度,那么其劳动生产率很难获得提高,农业收入难以取得突破性增长 相反,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则更倾向于懂得运用 已有资源 调整农业投入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进而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 [2] 。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具有推动土地规模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内在需求和较好的经济基础,是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的中坚力量。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能够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农地闲置、抛荒等土地低效利用及浪费问题,进而保障粮食安全。

  二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管理资源较分散,培训合力未形成

  虽然政府单位中 有多个部门涉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如农业农村系统、教育系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统,但这些部门 “条块分割” 较为 严重,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系统工程中分担不同的任务,相互间缺少团结协作,导致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支持,管理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整合,加之行政主导下的 部分 培育活动流于形式,大大弱化了培训合力的形成, 培训 效果 有限 [3-4] 且政府相应部门主管下的农林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示范基地等培训主体由于未形成统一规划和体系,在培养目标、培养力量等方面投入资源亦较为分散,也影响 最终的培训效果。

  (二)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效果欠佳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培养目标、方法、内容、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不明确,重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农业管理经营方法的教导 培养方法上,仍以集中培训、短期培训为主,且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农业技能的真正掌握和训练;培养内容上,具有同质化倾向,忽视农民的个性化需求,脱离了农民具体从事 农业活动分工不同 ,其关心的培训内容也有差异这一客观实际;师资力量上,师资队伍较为薄弱,教师评价机制、考核机制不健全,不能很好地保证培训质量,进而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职业农民 长远发展 需要。

  (三)参培意识不高,参培动力不足

  由于农业比较收益偏低,工作较为辛苦、耕作环境较差 多数农民缺乏对自身职业 认同感,故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和动力也不强。还有部分农民由于缺乏长远规划、自身认识不足、文化水平较差等原因,仅关注当前问题的解决,对于职业发展、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等缺乏持续的热情和动力 [5] 。参加培训一定程度上得牺牲农民耕作时间,若离培训地点较远则还得付出交通往返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对农民而言 不划算,况且当前缺乏农民参加培训相关利益联结机制,农民碍于种种因素干扰,参加培训的意愿并不强烈。也有农民由于对相关政策不了解,对培训活动自然也就不太关心。

  三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统筹政府资源,加强培训主体合力

  政府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项目的重要发起人,应当整合各类资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活动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加强跨部门合作,比如教育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培训活动,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既有利于锻炼部门团结协作能力, 形成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的协作机制,避免政府资源的浪费,又能够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促进职业农民长远发展。其次,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培养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林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培训主体的教育功能。农林院校作为农业人才的重要培养主体,在培养青年职业农民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社会培训机构 有职业发展需求的农民 群体 给予 成人教育、继续教育 等方面的 支持。再次,完善培训主体的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业推广部门、农林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培训主体的支持力度,对于培训效果较好的单位给予适当的表彰。在激励机制的激发下,培训主体与政府的合力才能达到更大,培训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二)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健全培养体系

  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活动时,应当通过事先实地调研了解农民的现实困境和需求、培训的预期等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对于参训农民,根据其属于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亦或是社会服务型分工进行分类培训,因材施教,满足参训农民个性化职业发展需要 [1] 。培养方式上,可以通过组织去先进地区、企业、农场等地考察学习,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和做法;重视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对典型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和复盘,运用典型案例生动、直观的启发作用 激发 农民创新意识;举办职业农民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的方式激励职业农民学习新技能、掌握新技能,同时利用技能大赛平台促进职业农民技能交流,以交流促进步;开展田间课堂,进行现场教学,发挥现场教学注重技能实践的优势;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及多媒体平台等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满足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发展需要。师资力量上,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完善选聘制、考核机制等制度建设,建设先进师资队伍。

  (三)完善激励机制,激活农民参培动力

  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关键原因在于农民对于培训政策认识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为此,需要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让农民能够从职业培训中有获得感、认同感。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相关政策及活动,让普通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培训活动及功能。其次,建立职业培训合格认证制度,对于参加培训并且表现良好的农民颁发合格证书。并且建立培训活动与职业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即参训且获得合格证书的农民在申请扩大农业经营所需资金时可以享受一定额度的贷款优惠等等。再次,安排培训活动时需要注意尽量避开农忙时间,活动地点可以灵活,当职业农民所在村镇较为偏远,参加培训较为不便时,可以组织线上学习方式或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最后,为了集中优质 培训资源,发挥培训功能的最大优势,需要精准选取培训对象,对于具有较强参培意愿及学习能力的职业农民优先考虑;对于当前参培意愿较低,职业认同感较低的农民可以等其参培意愿转变为具有较强学习意愿时再考虑对其进行培训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