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06期 15-21   出版日期:2022-11-30   ISSN:1003-2576   CN:51-1058/F
新发展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引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问题,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1] 2019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指出,虽然我国在粮食安全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解决了14亿人吃饭问题,但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粮食供给仍然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缺口,粮食安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牢牢把 粮食安全 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第十九年聚焦“三农问题”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再一次彰显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仍面临着众多新的挑战, 只有未雨绸缪,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 粮食安全概念的演变

1974年,国际粮农组织(以下简称FAO)首次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 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满足其生活所需的食品 ”。1983年,FAO修订了粮食安全的定义,提出“粮食安全应确保所有人都能买得起维持生活所需的食品 此次修订将人们的消费能力纳入其中。 2001年,FAO再次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完善,认为只有当所有人能在物质、社会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2] 。此次修订将粮食的品质和人们的消费偏好等内容纳入了粮食安全的概念范畴,成为目前广泛认可的规范性粮食安全的概念。通俗来讲,粮食安全就是吃得饱 吃得着 吃得起 吃的好。

二、 我国粮食安全的发展历程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历史,我国 粮食安全 演变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 1949年-1977年,主要问题是吃得饱 1949年, 新中国刚刚成立,各行业百废待兴。 我国粮食产量仅为 11318.4万 ,人均粮食产量为 208.9 千克 粮食安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吃得饱 [3] 这一发展 阶段 ,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粮食方面实行统购统销和凭粮票购粮制度,期间国家在 1959年至1961年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 饥荒严重,粮食安全面临极度考验。

阶段 1978年-2008年,主要问题是吃得着、吃得起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的粮食产量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强有力的支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产量在1984年超过了4亿 ,1996年超过5亿 ,2008年达到52871万 ,与 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在此期间,我国的人均粮食产量稳定在300kg以上。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 指出, 11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标志着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由吃得饱 变为吃得着、吃得起

阶段 2009年至今,主要问题是吃得好、吃的健康、吃得放心 改革开放 44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彻底解决了人民吃饭的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在2020年达到了474 千克 /人,高于全球人均水平350 千克 /人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粮食安全标准线400 千克 /人 [4] 。现阶段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是满足老百姓吃得好、吃的健康、吃得放心的新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