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22年03期 4-11   出版日期:2022-05-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全面落实新部署,稳健奋进新征程



  民生要安泰,社会要安定,经济要安稳,国家要安邦,必须强化国家粮食安全 确保 大国粮安 ,乃 “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让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美满,由 “吃得饱”到“吃得好” 再到 “吃出健康”, “国之大者”的精髓。 胸怀 “国之大者”,就是要为时代立业,为人民立命;不忘初心,坚守本心,为生产者谋利,为消费者造福,不断从新时代的高度强化 大国粮安 “压舱石”。当今,站在新时代的高度,粮食部门 坚持新发展理念,秉持稳中求进 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开创 大国粮安 新局面。为此,广大农业粮食工作者必须深刻领会 中央一号文件 的精神实质和深邃内涵, 坚守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奋勇前进,勇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坚定者、奋斗者、搏击者。

  一、我国开创了 大国粮安 新局面

  新中国诞生 70余年来,历来把发展粮食生产、保障民生供给,置于治国理政的战略地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启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把我国农业粮食产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农业改革开放 丰碑上熠熠闪光的 中央一号文件 ,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历史。这一史无前例的改革,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腾飞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性作用。迄今, 党中央、国务院 发布 24个 中央一号文件 它们都聚焦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等 “三农”议题,始终把 保障 大国粮安 视为永恒的主题,置于治国理政 重中之重 的战略地位,不断谱写我国粮食安全的新篇章

  (一)农业粮食改革发展指导理论 科学化

  如今, 中央一号文件 已成为中央 “三农”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实现中央“三农”工作总部署的动员令,完成“三农”战略任务的进军号,成为中国农业粮食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南。理论的彻底性,决定了实践的坚定性,及方向的正确性, 保证我国农业粮食改革与发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向前。

  从 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5个 中央一号文件 在强 调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同时,还创新性提出 了另一个主题,就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即后来所说的市场经济。这 5个“中央一号文件”使亿万农民逐步从绵延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 推动粮食生产跨上新台阶。在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1万吨,创历史新纪录。 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与发展,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这使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 在改革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在九州大地上得到了成功运用和发展,产生了开创中国农业粮食新局面的威力。

  从 2004 年到 2022 年的 19 个年头,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 19 中央一号文件 。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光辉文献, 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成果,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民的伟大创造,成为 我国农业粮食产业发展的 理论和实践的指南。从国情出发 定科学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和发展新动能 。从改革开放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为保障粮食安全建立起 ”: 顶层设计 的战略制定到落地生根的具体措施;从调整生产关系到发展生 产力;从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到优化农业粮食生产要素配置;从传统农业粮食生产方式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其中,我国创新性探索开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 粮食发展道路 ;制定符合中国需要的粮食安全新战略,以及相应配套的战略举措;建立健全了粮食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以及完整的市场体系与价格体系;探索创新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及促进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建立和充实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以及应对严重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储备;建立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全面发挥“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 两种 调控手段和机制;开辟和发挥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用的农业粮食对外合作的新开拓。

  要特别指出的是, 2022 中央一号文件 不提新主题、不 讲新提法,而是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 2022 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共包括 8 个部分 35 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所谓 “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所谓“三项重点”,就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所谓“一个加强”,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研读 中央一号文件 可以清楚看到,党和政府关于农业粮食的决策,包括 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并把粮食安全提升为 国家战略 的高度,开创出 全面 建成 小康 社会 局面

  (二)粮食等主要初级产品增长持续化

  从 2004 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 打破周期 ,创造出农业粮食 “十八连丰”的奇迹,粮食总产量跃升为世界第一位。其中, 谷物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 85% 以上, 总产量 占比重高达 92.45% 。与此相应,我国粮食实现基本自给,大米、小麦等口粮的自给率保持在 98% 以上,民众的口粮绝对安全。伴随粮食总产量的连续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升。从 2010 年以来,在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0 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474 公斤左右,比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的 360 公斤高出 114 公斤。 而且 我国除粮食以外的其他重要农产品也 呈现 增长 趋势 :畜产、水产、果蔬等产业都呈现持续发展态势。

  (三)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实现全面小康化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占有量逐步增长, 经历了从 票证 供应 放开市场 的自由购销时代;民众从饥饿、半饥饿型变为温饱型,再升级到全面小康社会,告别了不得温饱的岁月。值得强调提出的是,我国在 2013 年提出了贯彻落实 “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具体要求及实践路径,取得了全面消除贫困的巨大成果。 2020 年在农村实现 “两不愁”基础上,又解决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历经 8 年,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以此壮举,为全球 减贫 事业做出了中国的贡献。 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逐步下降,肉蛋奶等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人均口粮消费量比改革开放前下降 40% ,肉蛋奶的消费量增加 2 倍,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增加近 3 倍。居民食物从短缺单一,转变为丰富多样,食物结构不断合理化。这样,居民膳食结构更加科学化、营养更加平衡化,居民的营养水平名列发展中国家前列。如今,我国已 由建国初 4亿人口“吃不饱”的苦难岁月 转变为 14 亿 多人口 吃的好 ”的美好生活,迈进了丰衣足食的新时代。

  (四)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市场化

  我国从实施改革开 之日起,农业粮食就始终朝着市场化总方向迈进。数十年来,我国粮食改革始终坚持以体制改革为根本、以机制转换为核心,不断引入和扩大市场因素 注重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价格体系,建立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 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顽固堡垒,建立了全面市场化粮食购销体制 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 对玉米实行 “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收购政策 其他豆类、杂粮完全实行市场自由购销。 粮食转型升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粮食购销体制到机制,从市场主体到业态,从行政主管到以经济手段为主,从单一计划价格到完备的市场价格体系,从单一化企业形式到混合所有制,从长期封闭到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与完成,有力推动我国粮食产业成为具有本国独特特色的现代化市场经济: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经营网络化,市场价格体系化,市场制度完善化,市场机制灵活化,生产规模超大型化。迄今,我国已形成了统一开 、高效灵活、竞争有序的生产体系。 2022 1 月,中国市场主体达到 1.5 亿户,企业的活跃度在 70% 左右, 具有极大的市场容纳量。

  (五)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化和智能化

  新中国成立 70 余年来,特别是以 1990 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粮食储备为契机,我国逐步建立健全起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建造和改造了一大批新型现代化粮食仓库,布局于全国城乡, 粮食 安全 白皮书 显示 2 01 8 全国 标准 粮食 6 .7 亿 1 99 6 增长 31. 9 % 。这些粮食储备库大都分布在陆路、水路大通道上。无论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央储备粮库和政策性粮库,还是地方储备粮库,储备粮数量充足,质量合标,调度有序、结构合理、分布适当、覆盖全国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同时,国家还建立了应急储备、地方粮食储备制度,以及国家储备粮食的轮换等。这表明,我国已经建立和完善起粮食垂直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

  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在建立充足数量的粮食储备的同时,高度重视确保数以亿吨的储备粮食质量的科技创新,大力推进 国有粮库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建设,运用云计算、大数据、 “互联网 + ”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构建粮食管理平台。对国有粮食库进行基础硬件改造、粮库业务管理、智能出入库、智能仓储保管、智能安防和远程监管数据接口等六个方面的智能化建设。通过国有粮库智能化建设,实现储备粮管理业务规范化和数据标准化,提升仓储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突出储备粮食数量、质量和安全管理,实现账、卡、表、簿电子化和业务网上办理,提升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发布等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宏观调控、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行业发展提供支撑,为储备粮安全保驾护航。 迄今,我国国库智能化储粮的覆盖率高达 98% ,储粮依存率高达 95% ,粮食损失率不到 1% ,居世界先进水平,受到国际粮食组织的高度赞扬。特别要指出的是,在频发的严重自然灾害和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助力抵御空前大灾害、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成为维护市场稳定、人心安定的“定盘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 压舱石 ”。

  (六)科技创新促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粮食流通产业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粮食 “购、销、储、运、加 ”等环节。每一个产业链条的设施布局,都关系 粮食+产业 节本增效 和粮食安全。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科技创新战略,不断提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施 “五优联动” “优质粮食工程” “好粮油行动”等重大举措;研发流通新技术、 新工艺、新产品,城乡一体化的连锁、超市、代理制等 现代业态 ,以及 “物联网 ”新模式,展现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面貌。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 “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我国粮食流通 经济越来越高水平地迈向 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1 )普及推广新业态。即促进 现代业态 蓬勃发展,促使粮食的销售方式从传统方式 转变为现代化方式,更好适应民众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以及个性化、品质化趋势的需要。像网购、快递、外卖等销售方式已经遍布 中城市。( 2 )探索创新粮食流通“互联网+”新模式。这种新兴的平台经济,直接带来流通方式的现代化转变 各类实体店消费 网络消费 转移 ,致使网上零售增势强劲,释放消费新需求 从工业品下乡到农产品进城;从实体店零售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乃至打造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 3 )农产品 电商 形式方兴未艾,成为促进创业、推动创新、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对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目标起关键性作用。 此外 ,农产品电商还对促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扶贫脱贫攻坚的一种新形式。

  (七) 对外开放合作 实现国际化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粮食从 封闭 转变为 开放 ,向着国际化迈进。以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以 互利 双赢 为原则,采取积极稳健的措施:一是向多极化开辟和发展;二是向实业化开拓和发展;三是突出企业主体,扩大农业粮食对外合作。目前我国已与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合作关系,涉及育种、植物保护、畜牧医药、农用机械领域的 60 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总而言之,我国农产品从商品贸易到资源配置,从科技合作到引进外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对外合作从单纯商品贸易到技术援助,乃至资源配置等,合作广度和深度越来越扩大。 农业粮食以多种形式实现从 “封闭”变为“开放”,大大促进了规模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