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乱云飞渡”中,我国粮食产业“仍从容”地攻坚克难,创造14年连丰、粮食储备充裕、市场供应充足的奇迹。我国粮业之所以谱写出令全球瞩目的章篇,重要原因之一是,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责任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纪伟人邓小平责任制思想力量的感召、及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我国粮食部门历经数十年的试点、建立、健全,直到2015年公布实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这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深刻改革和创新。
一、彻底摒弃“大锅饭”体制势在必行
粮食,这个古老的话题,常谈常新。在我国,“粮安天下”的思想源远流长。历代先贤哲人,提出“足食强兵”、“食为八政之首”、“深挖洞,广积粮”、“ 积贮是天下之大命”等等“粮食安全”观。这些卓尔不群的思想,当今依然闪着现实的光芒,提示后人:粮食乃治国安邦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不可掉以轻心。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视为头等大事,把粮食安全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乃至到改革开放初期,粮食“大锅饭”的流通体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严重的弊端:政企不分,以政代企;企业缺乏自主权,变成行政部门的附属品;对粮食经营活动统得过死、管得过严,导致“软懒散”现象普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粮食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长期的平均主义上“大锅饭”,严重挫伤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企业变成缺乏生机的经济细胞,职工变成了缺乏进取心的芸芸众生。上下各方都怀着“中央不会让人挨饿”的严重依赖思想,致使中央关于粮食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落实在“文件”上,即“文件搬家”,而没有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措施和行动。致使当时产生的“口号粮食”、“口头粮食”的“空对空”的风气相当盛行。
在高度集中的粮食“大锅饭”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致使其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粮食价格不是以市场供求为主形成,而是由行政部门决定,价格往往与价值相悖。与粮食“大锅饭”体制相对照,“指令性”经营机制,导致经营方式单一化,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广大粮食企业丧失了活力:粮食价格不是以市场供求为主形成,而是由行政部门决定,价格往往与价值相悖;因人设事,机构臃肿;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及浑浑噩噩打发日子的态度和作风蔓延。
虽然从改革开放以后,粮食部门进行了多项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粮食“大锅饭”体制和“指令性”经营机制,还未有根本性突破和实质性转变。在粮食领域存在的“无责担当、无人担责”的痼疾仍然严重;在体制上,政企不分,陈旧化;在机制上,排斥市场,僵硬化;在分配上,吃大锅饭,平均化;在经营上,坐地购销,单一化。这样的粮食体制和机制,导致产生了“三老”(“老人、老粮、老账”)的、中央财政不堪重负的“包袱”。这种无人负责体制和机制,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可、刻不容缓” 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