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新安县地处豫西属浅山丘陵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总特点为:“山陡、岭多、沟谷碎,七岭、二山、一分川”,用四句话可以概括:“春季少雨天干旱,夏热雨大伏旱多,秋高气爽寒来早,冬冷见多雨雪少” , 总面积1160.3平方公里,折合174.05万亩。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豆类、谷子、红薯、油料等,71.8%的耕地处于丘陵地带,间有少量沟谷地,多实行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种植方式有单作、间作混作。
由于 新安县 土壤质地瘠薄,地力不肥,水源 缺乏 , 耕作自然 条件差,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制约。 而且 旱灾 频发 ,十年九旱,特别是常遇“卡脖子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加之多为跑水、跑土、跑肥(三跑田),农业耕作种不保收,80%以上“ 靠天 吃饭 ”。
特别是建国前 战争不断 ,新安劳苦百姓连“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十之八九家无隔宿之米 ,普遍 过着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生活,春冬闲月,日仅两餐,稀汤灌肠,藜藿充腹,冬眠无被,偎草窝以避寒威 , 外出 逃 难 者 比比皆是 , 粮食问题日趋严重 。
二、建国后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建国后, 新安 县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进一步转观念、转方式,因地制宜,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积极引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和品种,搞好轮作调茬,整修水平梯田,蓄墒保墒,向单产要增量,使县域有限的农业基础焕发出蓬勃生机,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开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三 赢 ”局面。
建国70年来,综观新安县粮食生产,大体经过了以下 七 个阶段:
( 一 ) 持续上升期(1949—1957)
1947年8月25日,新安县获得解放,当时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耕作方式古老, 加之经济、天时、地 利 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据统计,1949年全县总人口23.1万人,总耕地面积74.8万亩,粮食总产只有9526.6万斤,其中夏粮总产为4389万斤,秋粮总产为5137.6万斤, 粮食 不能自给。
1950年实行 土地改革 后 ,有近2万户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这一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1年,出现了第一个粮食生产高峰,每亩产量由94斤增长到118斤,1950年到1952年,三年粮食平均总产达到11416.7万斤,比1949年增长19.8%,亩产增长6.3%。
1953 -1957年,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种植业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从1955年开始,对小麦、玉米、红薯等作物种植推广合理密植,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都 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五年平均粮食总产13303.3万斤,亩产138斤,总产比恢复时期增长18.5%,亩产增长16.9%。
( 二 ) 急剧下降期(1958—1962)
1958年,农业生产上开始出现 “ 瞎指挥 ” ,提出在 新安 县大种水稻,后因水源不足,种稻失败。同时“浮夸风”“共产风”也愈刮愈烈,出现了不少所谓高产“卫星”和各行各业全面“大跃进”的局面,加上“全民大炼钢铁”高标准吃粮,粮食浪费殆尽。 随后三年连续大旱,粮食生产出现了大倒退。1961年全县粮食总产只有7637.4万斤,比1949年 减 少1889.2万斤,下降19.8%;亩产下降为86斤,比1949年的亩产111斤下降22.5%。
1958 -1962年,五年平均粮食总产只有11467.7万斤,比上五年下降13.8%;亩产124斤,比上五年下降10%。广大群众为了饱腹,采摘野菜、树头菜等代为食品, 导致 浮肿病人 增加 ,许多妇女 也 因此 患上 子宫脱垂症。
( 三 ) 曲线发展期(1963—1977)
1963 -1965年,通过国民经济调整,公社 (现为乡镇) 内部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分给社员自留地5.23万亩,借种地8.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1%,粮食征购也实行了定产、定购、定销,经过一系列调整,生产元气复苏。1964年,粮食亩产127斤,总产11752万斤, 接近1956年的的生产水平。1965年虽然旱灾严重,而粮食总产仍达10443.2万斤,亩产118斤。
之后几年,全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普遍 推行 “坡(田)改梯(田)”,实施旱地粮食耕作保墒增产技术,建立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进行深耕改土,以肥调水,以种节水,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把“三跑田”变为“三保田”,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墒,促进旱作区粮食大幅度均衡增产。1967年播种面积85.99万亩,总产16252万斤,亩产187斤,1968年粮食亩产为189斤。
1970年开始,推广麦垄套种、贴茬点种新技术,提早播期避过旱期,增产效果显著。之后又推广使用化学肥料、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改善生产条件、繁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并积极防治病虫害,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1年,粮食播种面积86.52万亩,总产18602万斤,亩产215斤,其中夏粮37.54万亩,亩产138斤,总产5180万斤;秋粮58.98万亩,亩产273斤,总产13430万斤。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22034万斤,比1966年增长39.9%;亩产266斤,比1966年增长37.4%; 1977年,播种面积84.29万亩,总产21155万斤,农民吃粮基本自给。
过去15年,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速度为3%,低谷时期出现过5年徘徊。可以看出,全县粮食生产出现的周期时间长短不一,增长的幅度大小不等 等现象 ,但基本上反映出新安县粮食生产的趋势,即粮食的平均亩产每次激增之后,要经过2-3年才能稳定下来,随着投入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新的增长,积聚4-5年后,又有一个新的突破。
( 四 ) 高速增长期(1978—198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新安 县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体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叫大包干),广大农民掌握了种植主动权,在抓好深耕改土和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根据季节、墒情和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综合运用耕磨、中耕、培土、地膜覆盖等措施,粮食得以增产。1978年粮食总产达21155万斤,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之后,广大农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家家户户增加农业生产投入 , 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喷雾机、地膜覆盖机 等机械化配套农具设备,引进推广了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精耕细作,粮食生产获得空前未有的丰收。198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768.1万元,比1976年增长65.4%,比1978年增长51.7%;粮食总产量29808.4万斤,亩产达368斤,比1976年增长40.9%,比1978年增长46.6%,比1979年增长81.3%。
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167.9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值12088.3万元,比1949年增长7.06倍。1985年,在遭受旱、涝、风、雹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22200万斤,比1949年增长1.33倍,全县农民生活达到“不吃红薯面、小麦吃不完”的水平。
( 五 ) 低谷徘徊期(1986—1992)
随着政策的深入人心,一些农户为了多出农田和耕种方便,将田中的水井和渠道给以毁坏,加之,种粮收益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收益差距拉大,耕地面积锐减,技术服务落后,以及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用工成本日益提高,造成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越来越不重视粮食生产,对农田开始粗放耕作,出现了粮食生产投入越少,生产率 越低 的恶性循环现象,导致生产连续下降徘徊,粮食产量大幅度滑坡,粮食总产量下降到七十年代水平。特别是1986 -1987年,连续两年特大旱灾之后,又使粮食产量陷入了低谷。
1991年春, 新安 县旱灾严重,夏粮较上年减产45%,秋粮减产68%,全县有56%的小麦不能播种。旱情持续到1992年,夏粮总产仅52万斤,占正常年景的30%,秋粮产量10000万斤。1990 -1992年,全县从外地调入粮食8638万斤,统销农村受灾群众。
( 六 ) 科学种田期(1993—2008)
1993年,农业生产开始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传统农业开始由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在水利条件好的乡村发展小麦、玉米、瓜、菜一年三熟、四熟,达到亩产千斤粮,亩超千元值;在土质较好的喷灌旱平区,以间作套种和利用地膜为主,实行粮粮间作、粮菜间作,增强单位面积和经济效益;在一些机械化程度高、水利条件好的地区,优化机械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在一些贫瘠的地域,加强集体协作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改善生产条件。随着主粮作物广泛应用良种和复合高效肥料、叶面施肥等十几项科学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当年,粮食总产达到39044.6万斤,分别比1978年的21154.6万斤和1986年的17568.4万斤增长84%和122%,向国家贡献商品粮3000万斤。同时,广大农民利用自己的承包田,广泛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多种经营活动,果树栽培、药材种植、家庭养殖普遍开展,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1994年,在全县12个行政村,建立高标准良种基地1.2万亩,全县的种子生产走上集良种引进、繁育、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轨道。全县良种年经营量由1987年不足50万斤增加到300万斤,先后引进、示范、推广小麦优质品种90个,玉米优质品种31个,优质红薯品种16个,优质大豆品种8个,优质谷子品种14个,优质花生品种6个,全县48万亩农作物品种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当年,粮食总产达320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