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兵法家孙武,早在公元前
514年
,就在万里黄河入海处的滨州,写出兵书《孙子兵法》,是迄今现存最古老
、
最受称道的兵学著作。这部经典性军事名著,对兵学的思考和探讨博大精深,堪称创造出极具军事理论价值的巅峰。《孙子兵法》开篇便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
说到“兵”字,其概念具有兵士、兵家、兵法,以及军队、军事和军法,乃至战事和战争等多种内涵。本文主要指战争,标题上“自古用兵”的意思就是指开战打仗。
一、孙子曰:“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孙子兵法》煌煌十三篇,思想深邃精密,谋划严密精巧,被誉为不朽的“兵经”和“百世谈兵之祖”。这部“谋略宝库”也阐明了一个重要理论观点,即粮食军需后勤、乃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因素。《孙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战篇》,全面阐述了保障军队后勤供给是打赢战争的前提。孙子精辟提出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馈者,馈送、供应之意。兵法大家孙武阐述
用兵的一般规律是:大凡用兵作战,一般规需要动用战车千辆,运送粮草的辎重车千辆,集结全副武装的大军十万,还要千里运送供应军粮,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后,十万大军方能兴师出动,开赴战场。这充分体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自古以来,战争与粮食之间相互交融与交错为一体,不可分割。透过战火的硝烟,探究战争的起因,不外出于两种根源:一种是为掠夺包括粮食、土地、人口、矿产等在内的资源而发动的战争;另一种
是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因严重灾荒、老百姓揭竿而起导致爆发的战争。前一种由掠夺资源所诱发的战争,进程极为惨烈,破坏极为残酷,屡屡招致严重灾荒,农田荒芜,粮食断绝,民生苦难。与此相对照,后者因阶级、民族矛盾或毁灭性灾荒诱发的战争的主要形式往往是农民起义反抗暴政,最终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推动社会改良或改造。不管何种性质的战争,与粮食都形影不离、关系难分。
孙子在“计篇”中精辟阐述了战争
攸关国家兴亡、民众生死
的
道理。他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这里述说的道理就是:要打赢战争取得胜利,必须从五个方面了解、熟悉和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势,即: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在最后一条的法制中,就包括粮草、武器等军需供应。
至此,还不尽意。孙子进一步阐述:“善用兵者,役不再藉,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士可足也。”兵法家在这里所说的策略是,善于用兵作战的人,绝不可再次征集兵员,也不会多次运送粮食,武器装备取于国内,粮食草料则在国外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应就可满足作战需求了。孙子还认为,高明的将帅总是力求在敌国解决粮草的供应问题。吃掉敌国1钟(相当于64斗)粮食,相当于从本国运送粮食20钟;耗费敌国1石草料,等于从本国运送20石草料。如是,既保障了自己军队粮食饲料的供应,又消耗了敌国的实力,可谓“一箭双雕”。
体会这些精髓论述,真令人折服。早在公元前的远古时代,孙子就已经在他的著作中,鞭辟入里地阐述战争与经济的关系。除粮食供给之外,还有各种巨额的费用,包括运输
、各种武器装备
以及交涉联络费用等,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庞大的费用作支撑,难逃失败厄运。对这一军事理论观点,在孙武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战例,以及随后的悠悠岁月中的战争实践,都一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即使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范蠡辅佐勾践:足食强兵,“以弱灭强”
在中国战争史上,早在古代,粮食就被高度重视、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基本因素。正所谓
“足食强兵,”是制胜之道,甚至是灭亡敌国、赢得胜利之法。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业经济家范蠡,辅佐勾践以弱胜强、灭亡了吴国,就是著称于世的一个典型实例。
公元前
494年到478年,偏安东南一隅的越王勾践,实施范蠡谋划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和“以退为进”的二十年大战略,苦心“卧薪尝胆”、韬光养晦15年,终于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范蠡在执掌越国政权之后,就逐步贯彻实施他的二十年大战略:增人口,强兵士,兴农业和储谷物。
范蠡具体制定和实施了如下措施:一是谋划颁布“生育令”,奖励生育。凡生子二人,官养其一;凡生子三人,官养其二。实施这项政策后,人口增加,劳力和兵力来源扩大。二是谋划颁布“免谷税令”,减轻农民负担。免去7年农业税,让农户有3年储备粮。两项政令的实行,使越国成为人丁兴旺之地。三是兴农行商,民富国强。范蠡认为,“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故民众则主安,谷多则兵强。”基于这种思想,范蠡调动农民种地、商人经商的积极性,利用籴粜法,平抑谷价。如此“修之十年”,终于促使越国实现民富国强。四是广积粮,“虚敌谷仓”。军事家范蠡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真谛,在强兵备战的同时,积极储备粮草。一方面,在丰收的年景“广积粮”,把好谷存进山洞;另一方面,通过商人高价购买吴国的粮食囤积起来,以掏空吴国之集聚。五是强兵力。范蠡深通军事,注重严格治军和提高军队的质量:严格培训军队,把兵士培养锻炼成笑对牺牲、斗志旺盛的战士;建造“舟师”,先后在北部湾(今杭州湾)打造大小战船300多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军之一;引进中原铸造兵器的技术,打造剑戟、刀
枪
,增强了越军的素质和战斗力,为灭吴战争奠定了兵力、物力、财力基础。终于,越国乘吴国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夫差建立了霸业[2]
。
综合上述,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改革内政,开荒种地,发展农业,7年内不征收赋税,致使农兴粮丰,百姓每家都存有三年的余粮,使国家实力逐年增强。另一方面,范蠡又实施计谋、麻痹吴王夫差,使其消除对越国的戒备,同时离间疏远骄横轻敌的吴王与头脑清醒、能征惯战的大将伍子胥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越国暗地里设法破坏和削弱吴国的农业粮食生产。同时越人又以高价购买吴人的粮食,导致吴国陷入粮食困境,严重削弱其战斗力。越国采取的策略就是悄悄进行的“粮食战争”。到公元前478年,吴国遭遇大旱,全国仓廪空虚,粮食匮乏,民不聊生。越国军队乘机大举进攻吴国,三战三捷,占领吴国大片土地,最终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亡。“越灭吴之战”留给后人一条重要启示:“粮食武器”威力巨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甚至灭亡敌国。
三、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奔走运粮战力强
历史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
近105年
烽火连天的战争风云,反映了吴
、
蜀
、
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及犬牙交错的文争武斗和斗智斗勇。例如,在三国的战争史中,“火攻”
“断粮”成为重要战法。
三国时期,
诸葛亮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还是著名的创造发明家。他创建的“八阵图”,被称为内藏十万兵的神奇战阵;他发明的连发弩弓,成了战场上神武利器;而他在北伐曹魏时发明的木牛流马,是解决蜀中长途跋涉运粮难的先进工具。
《三国演义》
第一百零一回描写“诸葛亮妆神陇上割麦”;第一百零二回描写“木牛流马奔走运粮”;第一百一十四回描写“姜伯约弃粮胜魏兵”。这几章都是围绕如何解决战争中军需粮草供应问题而展开描写和叙述的。其中,
第一百零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
。
木牛流马这种运粮工具,堪称独特发明,具有三大优点:一是效率高。“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一日能奔走数十里”。二是安全性大。牛或马的造型便于隐蔽于山林间,敌方不易发现。三是成本低。“人不大老,牛不饮食”,节约运输军需物资的成本。此外,防盗性大。粮食装在似马牛的车里,不易被偷盗。这些优点决定,木牛流马成为蜀军的有力的“运粮工具”。
在蜀国伐曹魏的战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
,发明和采用“木牛流马”这种运输工具,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
运输难题。《三国演义》书中
精彩描述道,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奔走如飞,“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后人有诗赞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峻岭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为蜀军往来搬运粮草,解决了数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給问题 ;同时又利用木牛流马劫取魏军大批粮草,置敌于被动地位,取得了战争的主动,屡屡打败曹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