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云港市大米产业及品牌发展现状
1.连云港市大米产业发展现状
连云港是农业大市,也是江苏省产粮大市,地处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 14℃,历年平均降水量920多毫米,常年无霜期为220天。一直以来,连云港都是江苏省中熟中粳水稻优势的主产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及优质粳稻标准化示范区,所辖三县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云港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610公斤,总产量180万吨以上。近年来,连云港市还实施盐田复垦转养、转农工程,采取挖沟排碱、先淡水养殖后改农田、先种植耐碱植物后种植高效农作物等方式,分片进行2至3年周期的土壤驯化改良,盐碱地水稻种植获得成功,昔日的百里盐田逐步转变为独具特色的“沿海粮仓”。目前连云港市有稻米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分别为连云港天谷米业有限公司、江苏秀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恒益粮油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1.5亿元;市级龙头企业21家,年销售收入19.08亿元。
2.连云港市大米品牌建设现状
目前,连云港市有 3个有机稻米品牌、15个绿色食品稻米品牌和100多个无公害稻米品牌。其中,“东海大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被评为“最具价值量的大米产品”。“东喜牌恒益大米”“盐田玉香米”为中国国际粮油金奖产品,“二郎故里大米”获评2018年度江苏好大米特等奖。此外,秀收牌大米、天谷牌大米、汇盟牌大米、“五图河”大米、叮当河牌有机米、苏粮牌大米等品牌虽有一定的市场,但群众接受度和辨识度不够,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没有建设起来,还是缺少一定的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
3.大米区域公用品牌
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是区域内粮食生产经营者使用的公共品牌标志,有强烈的辨识度,是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市 2016年创建的“连天下”农产品公用品牌,虽然集聚了一些稻米品牌,但主要还包含连云港云雾茶、黄川草莓、灌云大豆等其他种类较多的农产品,相比省内射阳大米、淮安大米、兴化大米、阜宁大米等区域性大米品牌,我市大米推介的专门性和专一性相对薄弱,大米品牌缺乏“领头羊”,不利于推动优质稻米产业更深层次融合发展,也不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市现有大米生产企业的凝聚力和品牌效应。
二、连云港市大米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1.品牌意识不强,品种优势不突出
我市有不少大米品牌,但大米企业品牌小、杂、乱现象也比较普遍。一些大米生产和加工企业仅注重常规生产,忽视了进一步品牌化经营。除了 “东海大米”,缺乏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高认可度的领军品牌。“东海大米”虽然在2008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于2009年注册了“东海大米”集体商标,先后推广了适宜种植的南粳9108、2728,华粳5号、武运粳21号等品质优、口感好的水稻品种,但将其应用于产业化开发来提高地产大米知名度和影响力程度还不够,相较于“东北大米”“五常大米”,市场占有率相对不高,区域优势还没有充分挖掘。我市的大米特色资源,包括虾田米、富硒米、生态米、“地理大米”等品种,没有因地制宜地打出响亮品牌,未能突出地域品种优势。
2.大米知名度小,品牌定位不准确
我市现有的大米品牌在全国竞争力和知名度均较低。2018中国国际大米节中评选出的“2018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表1)和“中国十大好吃米饭”(表2),我 市均无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