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问题研究  2019年01期 11-13   出版日期:2019-01-31   ISSN:1003-2576   CN:51-1058/F
粮食安全领域基本规律探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粮食主要矛盾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办好端牢饭碗这件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需要总结规律、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化解粮食供求阶段性结构性矛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供求总量、政府调控、市场主体三个层面,粮食领域各有三个重要规律特点,对粮食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办、粮食工作怎么干起着重要影响和作用。

  一、供给层面产量波动、消费增加

  供求总量层面, 产量周期性波动,消费刚性增加,国际贸易相对稳定。

  (一)粮食产量“锯齿形”波动上升效应

  产量丰歉交替周期性波动,单个周期内上升慢时间长、下滑快时间短,多个周期总体呈向上趋势,波动曲线像锯齿。全球粮食过去100多年基本上 二十 多年一个周期,上世纪40、70、90年代三次粮食危机;中国粮食产量过去有“两增一平一减”的特点,近几年波动周期拉长,都是这一规律的具体 体现。这个现象是“天、地、人”三个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天,主要是 指气候变化。风调雨顺粮食容易丰收,自然灾害会导致粮食减产。地,主要是 指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因素。耕地多寡、地力肥沃程度、水资源丰沛程度及其时空分布,以及生态环境优劣,决定粮食分布区域格局。比如中国小麦、稻谷、玉米生产分别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东北和长江流域、东北和华北。人,主要是 指粮食政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策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单产。这一规律的现实意义在于,必须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调控体系,防止隐蔽而突然的粮食大减产造成的粮食安全隐患。

  (二)粮食消费弹性效应

  不管个体还是群体,在满足基本健康生活的“底线消费”和最大限度浪费性消费之间有一个弹性区间,弹性大小受人口总量、消费水平及其结构、粮食丰裕度等等影响。 一是人口。我国人口每增加1000万,年度原粮消费量 就会 增加40亿斤以上,生育政策调整后消费总量将继续刚性增加。城镇居民人均直接口粮消费比农村居民少,但间接转化用粮消费更多,人均粮食总消费量 也更多。 二是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提高,肉蛋水产品等转化用粮增加,近1 0年我国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增加2000多亿斤,未来仍将较快增长。三是粮食丰裕度。在 基本健康生活的 消费底线上下,粮食越少越节约,越多越浪费。 过度生产、抛洒遗留、超期储存、餐桌“剩宴”,过精过饱都是浪费。 这条规律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调控粮食消费弹性,减少生产、收获、储存、加工、运输、消费从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显性浪费和隐 形浪费,使消费增速慢于人口和产量增速,减轻粮食供需压力。

  (三)国际贸易“大国效应”

  大国增加粮食进口或出口,都会打破均势,引起国际粮价大幅波动,形成“买涨卖跌”局面,很可能带来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大国效应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之间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大国效应的现实意义是,大国进出口粮食总量要基本稳定、渠道要多元,尽可能避免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

  二、调控层面,生产流通相互作用

  政府调控层面,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粮价上涨慢下跌快,政策要尊重历史,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统筹利益。

  (一)产购储加消各环节 “木桶效应”

  粮食生产、购销、仓储、加工、消费各环节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木桶板,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取决于最短的板。生产不足会导致粮食安全“贫血”,流通不畅则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要做到系统思维,补齐短板,实现产需对接,按需生产,适度加工,绿色储存,高效流通。这条规律的现实意义在于,保障粮食安全要倡导节约健康的消费方式,树立“滴灌式”精准调控理念,反对“掠夺式”生产、“漫灌式”流通的观念,下大力气建设更加畅通、牢靠的粮食流通体系。

  (二)市场价格“剪刀差效应”

  在正常的完全自由市场环境中,粮食产品与工业产品不同,市场价格往往低于价值,很容易出现“谷贱伤农”。剪刀差客观存在,但承担者可以调整,承担份额可以变化。如强制提高销售价格,让居民承担剪刀差,则会导致“米贵伤民”,同时带来粮食生产成本增高,循环形成粮食价格低于价值的局面。这种情况不加干预长期发展,既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又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此,政府一般自己承担部分剪刀差,寻求既护农又护民,维护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国家政策性购销形成的价差亏损、农民直补、生产者补贴、居民临时生活补贴、粮食生产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从一定意义都是政府承担的剪刀差。这条规律的现实意义在于,政府必须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合理支出必要的财政资金,处理好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三)政策实施“惯性效应”和“滞后效应”

  政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也反作用经济基础,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围绕特定时期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确定相应任务、原则、方法、步骤、措施等,达到特定目标的国家工具。制定和实施政策,既是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认识,重新达成共识的过程。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对历史和现实的立场、态度、观点、方法各有侧重,更新观念形成共识,有一个多方力量综合博弈的过程。因此,制定和实施政策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因时制宜,统筹考虑各方面利益,积极稳妥推进,避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